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西洋上的炮聲》(五)(第1/3頁)
章節報錯
(求訂閱!求票票!)
《大西洋上的炮聲》拍攝中,最讓黎耀陽頭疼的問題是德國的U型潛艇。
他總不能跑去跟德國人商量,把你們的U型潛艇借我拍個戲吧?
偏偏少了這個還不行,因為這部戲的主旋律就是潛艇和戰艦的對抗,總不能全憑觀眾想象水底下有個龐然巨物在威懾吧?
說到U型潛艇,那絕對是一站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的蹤影遍佈大西洋各個水域,是每一艘非德國籍船隻的噩夢!
1916年3月2日,英吉利海峽一艘滿載煤炭的英國商船正在茫茫海上,開足了馬力駛往目的地。
此時歐洲大陸已處在一片戰火紛飛中,英吉利海峽也並不安全,這艘商船隨時可能遭到德國軍艦的襲擊。
他必須在被發現之前將物資安全的送到。
然而,一艘德軍潛艇卻早已等在了航道上。
德國潛艇和馬克沁機槍、獵犬坦克、暴怒號航空母艦等,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湧現的新式武器,並且在一戰當中揚名天下。
一戰爆發以後,德軍為了封鎖英國,派出了大量潛艇用以打擊各種商船,希望藉此來切斷英國的物資補給。
1916年3月2號這一天,這艘正在英吉列海峽全速前進的英國商船其實早就被德國潛艇發現了。
然而商船上的人卻似乎並沒有感覺到自己已經是岌岌可危。
商船的甲板上,商人們正忙著進進出出,時不時的還有幾個年輕人拿著照相機在拍照。
而對於德國軍人而言這艘英國商船根本就不堪一擊,儼然就是一塊已經到嘴的肥肉。
實際上早在此之前德國海軍就破譯了一份來自英國的電報。
電文顯示一艘名為法恩巴勒號的商船將於1916年3月2日透過英吉利海峽運送煤炭等物資。
德國海軍統帥部立刻在地圖上畫出該商船的航線,併發出了俘虜或擊沉這艘英國法恩巴勒號商船的命令。
眼看英國商船越來越近,依照慣例德國潛艇應當發射魚雷將其擊沉。
但是志在必得的德國人卻突然決定不使用魚雷,而要生擒這條船。
那個時候的潛艇都裝備有火炮,這和當時的作戰方式有非常大的關係。
當時的德國的潛艇噸位比較小,他們所攜帶的魚雷數量是比較有限的。
所以為了節省魚雷,當時的潛艇反而會浮出水面用艦炮去攻擊商船。
因此德國潛艇緩緩露出水面,用火炮向商船方向打了一把炮彈,商船上的人亂作一團。
德國潛艇則趁勢靠向了商船。然而德國人並沒有想到這艘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商船。
實際上是英國人精心研製的專門用來對付德國潛艇的反潛艦,他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Q船。
當德國潛艇計程車兵們以為即將大獲全勝時,法恩巴勒號像變戲法似的推出了幾門大炮,一面英國皇家海軍軍旗也隨之冉冉升起,商船搖身一變成為了軍艦。
偌大的火炮不偏不倚的死死對準德國潛艇,英國輕重武器一起開火,連連中彈的德國潛艇逃也來不及被炸的傷痕累累,很便沉入海里。
實際上此前那份兒被截獲的電報是英國人放出的誘餌。
而從那時起,德國就早已經落入了英國的圈套,開始英國人在情報上就佔了先機了。
英國人故意讓德國知道有這麼一艘商船要經過英吉利海峽,德國人截獲了這封假的電報就派潛艇去攔截這艘船。
德國人守株待兔,原本以為勝券在握,卻沒想到全軍覆沒,白白葬送在了英吉利海峽。
面對英國人突如其來的Q船戰術,措手不及的德國潛艇顯然是吃了大虧。
但是這個背後卻不難看出另外一面,那就是Q船戰術的產生恰恰反映出一戰期間德國潛艇巨大的威懾力。
然而在一戰開始之前,各國海軍卻並沒有發現潛艇有多大的能耐,他們只是把潛艇當做了偵察艦,在水下透過潛望鏡來來窺視敵軍的動態,或者是把潛艇當做了防守武器,阻擊前來進攻的水面艦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