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

對於一號公路,黎耀陽最大的優勢恐怕就是先知先覺,他很清楚最後一號公路的情況,有了這個基礎,他就能做好相應的準備。

之前也介紹過,醜國是一個車輪上的國家,有著非常發達的公路網路。

即將誕生的國道系統及其下轄的道路聯通了醜國本土48州的幾乎每一個重要城鎮,總長度超過了25萬公里,在醜國的交通運輸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其中的1號公路,就是國道系統中最重要的一位成員。

這條路北啟緬因州美加邊界的肯特堡,南到佛羅里達州最南端的基韋斯特島,和大西洋海岸相伴而行,全程約3850公里。

沿途串起了波士頓、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里士滿、邁阿密等重要城市。

這條公路因地理位置而榮獲NO.1的編號,它對醜國曆史的貢獻也完全擔得起這個名號。

而它的前身就是波士頓郵路。

波士頓郵路指的是殖民地時期,連線波士頓和紐約這兩座城市以及諸多新英格蘭小鎮的一系列道路。

其中,它有兩條比較重要的分支:一條是從紐約出發,沿海岸線往東,經過紐黑文和普羅維登斯後,北上到達波士頓的南線;

另一條是從紐約出發,到達紐黑文後折向內陸,經過哈特福德到達波士頓的北線。

自從1620年滿載清教徒的“五月花號”帆船在普利茅斯靠岸後,新英格蘭的幾個英屬殖民地便開始發展,一些重要的城鎮紛紛在沿海地區形成。

然而在新英格蘭的內陸地區,發展卻十分緩慢。

新英格蘭本來是原住民中的佩科特人的傳統地盤。

那裡並無連貫的道路,有的只是一些佩科特人走出的斷斷續續的小徑,這給新英格蘭各地之間的交流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1638年,新英格蘭各地聯名奏請英王查理一世,希望他允許並資助新英格蘭建立一套官營的郵政系統。

這個看似很合理的要求遭到了查理一世的回絕。

其實,查理一世也並非全無道理,建立郵政系統,就得建立聯通內陸各鎮的郵路,這對於殖民時代初期的英國來說並不輕鬆。

何況,在緊鄰新英格蘭的哈德遜河邊,還有虎視眈眈的荷蘭人,對新英格蘭構成威脅。

如果修建了道路,豈不是給荷蘭人的入侵提供了方便?

因此,查理一世沒有同意新英格蘭的請求。

新英格蘭有的人並沒放棄,畢竟,各個城鎮之間的信件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1639年,一位叫理查德·費爾班克斯的波士頓人攬過了這個活兒,他自己經營起了郵政業務。

由於在英國本土,人們習慣在酒吧或咖啡廳投遞信件,費爾班克斯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了一間酒吧,命名為“費爾班克斯小酒館”,供人們投遞信件。

於是,醜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郵局誕生了。

然而,一個人的力量畢竟很單薄,費爾班克斯只能負責短途的信件寄送,對於長距離的信件,他無能為力。

郵政事業還是需要有官方背景的支援才能成功地經營。

推動官方郵政發展的關鍵人物,名叫小溫特魯普。他的父親是曾經連任數屆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總督的約翰·溫特魯普。

小溫特魯普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在新英格蘭各地擔任官員,最後當上了康涅狄格殖民地的總督。

當然,人們記住他的,更多的是他那枚後來成為哈佛大學首個科學儀器的望遠鏡。

1645年冬季,還沒當上總督的小溫特魯普從康涅狄格去波士頓辦事。

由於惡劣的路況以及沿途佩科特人設下的各種陷阱,小溫特魯普吃盡了苦頭,甚至差點丟了性命。

這場為期一個多月且無比艱苦的旅程讓小溫特魯普永生難忘。

同時,他也發現,在路況稍好的路段,沿途城鎮也會較多,經濟也比較發達。

這是因為,路況稍好的地方,更容易形成集市或建成教堂,進而會形成更多的居民點。

當小溫特魯普成為康涅狄格總督之後,便下決心要為康涅狄格修建一條通往波士頓的大路,一來是為旅客提供便捷,二來是振興康涅狄格的經濟。

1664年,英國擊敗了荷蘭,佔領了哈德遜河,建立了紐約殖民地。

紐約的官員弗朗西斯·勒夫萊斯聽說小溫特魯普有修路計劃,便派人聯絡,請求聯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