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西洋上的炮聲》(九)(第1/3頁)
章節報錯
(求訂閱!求票票!)
1914年9月22日凌晨,德國海軍的U9號潛艇,正在多佛爾海峽一帶遊弋。
U9艇當時已經很落後了,居然使用危險的煤油引擎,水面最大航速14節,水下航速僅有8節,最大下潛深度為50米。
武器兩門炮(50毫米和37毫米口徑炮各一門)和6枚450毫米魚雷(前後各2個總共4個450毫米魚雷發射管,2 枚備用魚雷),只有6枚!
出航前一個月,U9艇迎來了新艇長,魏迪根中尉,這位帥哥小中尉當時被看作災星。
一出海,U9艇就先壞了羅經,羅經是用來指示航向的重要導航裝置。
找不到北的U9艇糊里糊塗就偏離了原來預定的伏擊陣位,頭一天北海颳起了大風暴,水面排水量493噸的U9號不得不潛伏海底躲避風浪,全艇30號吐得七昏八素非常疲憊。
早6時左右,風浪小了一點,U9艇趕緊上來透氣,當時潛艇沒有先進的偵察手段,大體上還靠艦員站在圍殼上用望遠鏡進行人肉搜尋。
23日早上6時,遠遠駛來3艘燈火管制中的大軍艦,這3艘艦以10節航速間距1800米魚貫駛來。
這三艘艦其實是親姐妹,按先後順序分別是皇家海軍的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霍格號”、“阿布科號”和“克雷西號”。
克雷西級艦長144米,寬22米,最大航速21節,排水量達12000噸,裝備各型火炮20餘門和兩座水下魚雷發射管,火炮最大口徑達233毫米(19.2英寸),不算口徑,火炮數量就是U9的30多倍。
昨天的風浪大,護航驅逐艦不得不先回港避風,此時三艦根本沒有護航艦,儘管當時英艦沒發現德國潛艇。
不過還是佈置好了望哨,各艦左右舷保留一門副炮人員在炮位值班。
魏迪根並未猶豫,果斷指揮U9艇在大風浪中佔領了有利的發射陣位。
早上6時20分,距離約450米,U9發射了一枚魚雷並擊中的“阿布科號”的右舷,“阿布科號”以為觸了水雷,通知兩艘姐妹艦前來救援。
6時55分,“阿布科號”翻轉沉沒。轉回來救援的“霍格號”艦長尼爾森想到了潛艇襲擊,一邊通知“克雷西號”注意瞭望,一邊靠近救援。
“霍格號”的水手們七手八腳的把甲板上所有能漂起來的東西往水裡扔,幫助“阿布科號”落水者,幫人就是幫已。
如果他們能想到幾分鐘後的命運,也許會多扔點。
但誰能預測未來呢?人不行,機器更不行,有些事都是命中註定的。
不遠處的水下,嗜血的U9號並未離開,惡狼的目光投向了下一個獵物,看到“霍格號”減速,U9號立即向“霍格號”齊射了兩枚魚雷。
兩枚齊射令U9號艇失去平衡,一度浮出水面,成了一個顯眼的目標。
“霍格號”的副炮立即開火,可惜沒有命中。
U9很快重新潛入水下逃開了。
7時5分,兩枚魚雷擊中“霍格號”號,“霍格號”僅堅持了10分鐘,就於7時15分沉沒。
“克雷西號”試圖用艦艏衝撞U9艇未果,邊搜尋邊投入救援,避遠的U9艇調轉艇艏,用艉部的兩個魚雷發射管向“克雷西號”射出2枚魚雷。
7時20分,1枚魚雷擊中“克雷西號”,魏迪根把U9艇機動到合適的陣位。
在500米距離上,用僅剩的1枚魚雷向受傷的“克雷西號”發出了致命一擊。
7時30分,最後一枚魚雷擊中“克雷西號”左舷,撕開了幾個鍋爐,將住艙裡的人員拋到半空中,就算沒被炸死,也得被活活摔死!
7時55分,“克雷西號”也沉沒了。1個多小時,小中尉魏迪根充分發揮了U9艇的優勢,6枚450毫米魚雷6發5中,擊沉英國裝甲巡洋艦3艘,英艦62名軍官和1397名水兵陣亡。
事後,魏迪根榮獲“藍色馬克斯”獎章,成為德國全民英雄,風頭很盛,直到後來的紅衣男爵裡奇霍索芬出來才壓下去,一代新人換舊人嘛,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