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票票!)

原來,那些忙著取景的照相機都是由望遠鏡改裝而成的,水手們也不是在拍這美麗的海景,而是在找德潛艇的蹤跡。一個水兵馬上就跑去向船長坎貝爾上尉報告了情況。

坎貝爾眼中閃出了喜悅之情,他一面讓水兵繼續“拍照”,一面悄悄下令:

“炮手做好準備,其他人依舊不動。”

命令一下,偽裝板下的炮手便忙開了。

一枚枚閃著幽幽寒光的炮彈填進了炮膛,甲板上卻一切如初。

幾分鐘後,德潛艇緩緩露出了水面。

德國人見英方商船毫無防備,便決心要生擒這條船。

志在必得的德潛艇沒有用魚雷,而是用火炮向商船方向打了一發炮彈。

炮彈落在“Q”船前方30多米的海面上,激起了一股白色水柱。

商船上的人頓時亂作一團,人們驚呼:

“德國人來啦!海狼來啦!快逃命吧!”

好幾個反應快的船員正在放救生艇的時候,許多英國水手就已先跳到水裡去了。

面對此情此景,德國人樂得前仰後合。

潛艇徐徐靠向了商船,潛艇艇長站在艦橋上,衝著那些在海面上掙扎著的英國水手大聲罵道:

“滾吧,再讓我碰上,當心小命!”

話音剛落,剛才還堆著貨物的“法恩巴勒”號像變戲法似地推出了幾門大炮,黑洞洞的炮口不偏不倚地對著德潛艇。

一面英國皇家海軍軍旗也在冉冉升起。這竟然是一艘英國軍艦!

“緊急下潛,緊急下潛!”德國艇長知道中計,趕緊跳進艙裡命令道。

雖然“Q”船上的輕重武器使足勁一齊開火,炮彈像狂浪般撲向了德軍潛艇。

連連中彈的德軍潛艇還是逃進了水中,坎貝爾哪能讓上了鉤的魚再跑掉,他馬上指揮“Q”船向著潛艇下潛的地方駛去,準確地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彈。

被炸得傷痕累累的潛艇只得再次浮出水面,“Q”船上準備就緒的第二輪炮火又狠狠地轟擊了已無還擊能力的潛艇。

德國潛艇再也支撐不住了,很快便沉入了冰冷的海底。

首戰告捷,“Q”船上一片歡呼。

潛艇被英國商船擊沉的訊息傳到德軍統帥部,激怒了德國海軍的首腦們。

“這簡直是德國海軍的奇恥大辱!英國豬玀壞透了,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海軍司令官在指揮室咆哮著。

此後,北大西洋形勢驟變,只要是開往或駛離英國的商船,不論國藉,不論武裝與否,一概予以摧毀。

吸取了上次教訓的德國人還採取中距魚雷攻擊的戰術,避免與水面船隻的接觸。

英國船隊屢遭襲擊的命運依舊沒有改變。

由於戰功已榮升為少校的坎貝爾決定指揮“Q”船玩一個更奇特的花招,一個“棄船逃生”的方案出籠了。

然而,包括“Q”船創始人斯密特在內的海軍統帥部的上司們都表示不同意坎貝爾的計劃,認為他的方案太冒險了。

但是,當前線再次傳來船隊被德軍潛艇擊沉的訊息後,海軍部的頭頭們只得勉強同意坎貝爾的方案。

又一場驚險劇目上演了。

1916年7月17日,坎貝爾的“Q”船在商務航線上航行著。

下午2點22分,擔任觀察任務的水兵報告:

“在前方發現魚雷痕跡!”還沒等坎貝爾下達命令,“Q”船在“轟”一聲巨響中劇烈地晃動了起來,輪機艙的水密門被爆炸氣浪衝開了。

大副史密斯只覺得右腿被什麼東西重重擊了一下,鮮血直流。

他不等包紮傷口,就急匆匆地爬上甲板,進入他所飾演的角色——一個逃命的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