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豫章號(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恆當然不會指望透過教導這群學生,讓他們一步步從零開始,像牛頓透過蘋果發現萬有引力一樣,自己悟到怎麼造出一臺蒸汽機。
這有點太不切實際了。
畢竟西方工業革命開始初期,從資本市場萌發對蒸汽機的需求,到瓦特成功製出一臺能夠帶動火車的複合式蒸汽機,這中間幾乎過了百年時間。
那還是在歐羅巴已經擁有科學家這個物種的時候。
如今的大唐?這群孩子大部分連字兒都沒認全,讓他們從頭開始,那還是算了吧。
非但時間很緊迫……
哪怕真有時間,那又何必呢!
陸恆自己就可以畫出複合式蒸汽機的圖紙,這玩意兒並不難搞,橡膠環也可以用其他軟金屬來代替。如果只是初期少量生產,也根本不需要機床來增加精度準度,那是後期要大量生產才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他培養這些孩子的目的有兩個。
一來,是為了培養出一群對蒸汽機整體構造十分了解的人,跟隨火車往返,以免車在路上發生故障卻沒人懂行、修不了。
其次,則是想在這百來名孩子裡,找到哪怕幾個適合繼續往下深造的人出來。
科學需要土壤,但研究科學同樣需要天分。
找了這麼一堆如白紙般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然要把優勢最大化。
其中最主要的優勢,就是他們還沒有經過酸儒的大量荼毒,對這個世界還保持著本真的求知慾!
陸恆在教學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件事——
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這話一點都沒錯!
妻子李明玉或許是個滄海遺珠。不過不算上她,按理說,孫思邈和武照這種青史留名的人物,已經算是這個時代頂尖的聰明人了。
他們接受資訊的速度已經很快了,卻都沒有這幫孩子快!
大概是因為窮苦出身,學生們會抓住一切機會,像海綿一樣汲取自己能夠得到的一切知識。
進度非常快。
陸恆主要教的就是物理和數學知識,化學方面暫時還不用教。
至於文化課,就由程處默他們來代勞了,反正只是開蒙識字而已,不用學什麼儒家經典,也沒必要專門找夫子來上課。
一個月後。
技術學堂的辦公室裡。
程處默精疲力盡地從教室回來,整個人彷彿都要癱了。
他有氣無力地瞪著陸恆,控訴道:
“我不想幹了!”
“你知不知道,教一群十來歲的皮猴子識字有多難?!”
“他們坐不住靜不下來就算了……”
“老纏著我問什麼活塞、什麼蒸汽驅動的,這算什麼事兒啊!”
“我根本就不是教這個的!”
“而且,一群孩子圍著我問這問那,我還偏偏一句都答不上來,這事兒多他孃的丟人現眼啊陸恆!!!”
說到最後,程處默甚至已經氣得顧不上喊陸恆的表字了。
現在是休息時間,辦公室裡坐著一群人。
有孫思邈、武照、李明玉這種從最開始就跟陸恆學物理數學的,也有程處默李承乾這種被抓壯丁來開蒙的。
後者中,還有許多熟面孔。
宣佈自己退休在家陪老婆的李靖也在內。
聽程處默如此控訴,李靖笑出了聲:
“哎呀,處默你還是太年輕。這種事有什麼好丟人的?”
“老夫和孫神醫都這把年紀了,不也跟你們幾個一起在教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