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向後延伸,陶河水結了冰,困擾了小楓半個月的問題迎刃而解,族人可以站在厚實的冰面上,將橫躺在地上的水車車輪用一個定滑輪拉起,固定在底座上。

水車的刮板很寬,陶河的水流完全能夠帶動車輪自行旋轉,將低處的水帶往高處。

遺憾的是顧國並沒有在植物學知識中尋找到擁有秋水仙素植物的影子,用來培育多倍體小麥的計劃無疾而終。

現在野生小麥的產量只能靠著麥穗不破碎的品種以量取勝了。

今年出生的嬰兒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新年,有了銅產鉗的幫助,今年已經沒有產婦因為難產而去世。

帆船骨架的鋪設也已接近尾聲,這艘帆船長達15米,桅杆高9米,船頭加裝一面三角帆,用於穩定船隻和控制航向。由於陶河結冰的緣故,導致造船的工期緩慢,顧國估計要等到來年開春才能將上甲板鋪設完畢。

屋外已是雪花漫漫,顧國窩在暖和的炕上,難得擠出一天清閒。

他也不清楚脫離了現代社會之後自己為何如此勤快,放在前世做五休二的時候他還時常抱怨單位伙食不行,現在全年無休卻忙得自在。

族人們利用鷹嘴鋤破冰,將水面鑿出一個大洞,將幾個用木板拼接而成的木桶用來充當運輸淡水的工具。

顧國斷定部落所處的位置應該是中高緯度地區,類似於地球上黃河流域的緯度,再往北上千公里就不適宜現在的人類生存了。但他不能篤定異世界是否會進化出類似地球上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尼安德特人那樣的人種。

畢竟詹姆斯部落中的人類就長得與自己不一樣,也許是幾萬年前分化的同一種群,也或許兩者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人閒下來了總會胡思亂想,思維發散之後很快收束到物種繁衍這個話題上。

當四個部落的族人一同居住在一起,擁有充足食物的男人們總歸希望知道自己的後代是誰。以前多個部落相距甚遠,男女之間多對多的配對只能確定孩子的母親,而父親只能在自己的部落裡關照別人的孩子。

現在薺想和槐花要一個孩子,屬於他自己的孩子,眼尖的顧國早在去年築屋的時候就看出自己的表哥中意那個祭司的女兒了。

然而薺的生產是離不開集體的,即使屋子的出現讓人們抱團成十幾人的小團體,但在這個時代一個人想要獨自活下去,依舊非常困難。

想要實現單偶婚,男女之間擁有彼此獨佔的權利,便不再受到部落群體庇護的義務。

既然你只和對方生活,那麼我們捕獵獲得的東西為什麼要給你們呢?

顧國看出了薺的煩惱,這個問題只能由農耕來解決,然而二代野生小麥仍然沒有讓顧國滿意,年底建成的水車也不過只能澆灌兩三百畝的土地,想要實現薺的夢想,現在的生產力還遠遠不夠。

看著族人們正一桶一桶地往自家水缸中運水,顧國猛然想起一件已經忽略了大半年的事情——打井。

在城牆建成的時候,他忙著規劃城內四萬平方米上的排水工程,與族人生活息息相關,就近解決水源問題的井,反而被他拋到腦後去了。

據說古時人們打井前先尋找艾蒿叢,但身處異世界的顧國並不清楚這個世界植物與地下水之間的關係,簡單的植物學中也沒有對此詳細的描述。

幸好當初築城選址的位置土壤比較溼潤,地下應該存在含水層。

為了讓族人們不用每天都慘兮兮地走上兩裡地,只為挑兩桶河水,顧國決定就地開挖。

動土的人員是不缺的,人們一聽到不用每天走十幾分鍾去河邊挑水,一個個在都在閒暇之餘過來圍觀挖井的現場。

在井口的上方,架設一個兩米高的支架,支架上裝了兩套滑輪組裝置,這是從建水車的地方拆過來的,可以提供兩個人同時下井掘土。

每向下挖掘一米,便會用幾塊圓木支撐四周的牆體,用於防止洞口垮塌。

沒有專業人士指導,顧國也不清楚挖到多深能滲出地下水,原來建造水車的隊伍此時被分成兩隊,在顧國的指揮下輪流幹活。

有了青銅工具,挖掘的進度異常迅速,往往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向下延伸半米的深度,兩個藤條筐一刻不停往上運送著泥土,那些顏色越來越深的泥土,預示著地下真的存在水源。

讓紅梅帶人燒了一些陶土磚,用木材固定井壁不是長久之計,而最佳方法是用石材,這樣可以讓這口井固定千年而不塌,但顧國沒有時間讓族人鑿出幾百塊上百斤重的規整石頭,不如用磚來的方便。

背上掛著一根粗麻繩的樺,手中持著一根手指頭粗細的木柴,木柴之上裹著厚厚一層獸皮和油脂,正在緩緩燃燒著。

為了防止下面的人被有毒氣體毒死,顧國採用火把測氣體的土方法,只要火把還在燃燒,就說明底下是存在氧氣的,站在井口的族人也能清楚地看見底下人的一舉一動。

只要火把熄滅了,不管是木柴燃燒殆盡,還是因為燃燒聚集了過多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族人們都會第一時間將下井的人給拉上來。

在鉛錘的幫助下,族人們只要垂直向下挖即可,比起水車的各種測量圓度和長度的繁雜工作,只過了四天,城中的第一口井便從底下冒出了泉水。

古人云:“做井底,用木為下,磚次之,石次之,鉛為上。既做底,更加細石子厚一二尺,能令水清而味美。若井大者,於中置金魚或鯽魚數頭,能令水味美,魚食水蟲及土詬故。”

這裡的鉛是金屬鉛,顧國當然不會使用金屬鉛作為井底,但用細石子過濾水中的雜物,用魚類滅絕水中的小蟲,顧國還是採用了的。

這是古人的用經驗總結的智慧。

在大氣壓強的壓力下,井中的水位緩緩升高,直到距離井口四米的位置才停止,顧國估計這是連線了陶河的地下水,水位的高低是與陶河平齊的。

壘高了井口之後,族人們在井口的上方蓋了一個小亭子,防止一些落葉和鳥類的糞便掉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