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中此時已經住進了六十人,這些人來自於兩個不同的部落,他們在經過羊牙城中的時候分流了。

顧國需要將部落首領和祭司的影響力降到最低,一個村落至少住著三個部落的人,讓他們自己內部相互制衡去,至少不會遇到稅糧官下鄉收糧被整村村民針對的事。

一行人的牛車行進在田間的小道上,沒有經過夯實的地面在雨後坑坑窪窪,車輪落入一個拗口,濺起一片泥水。

在小楓的指導下,這群北上最先抵達的野民正用犁鏵開墾村莊周圍的土地,涇渭分明的田埂如雨後春筍般筆直壘砌,上百畝田地在犁鏵的破土下逐漸成型。

小楓和桂這一批最早接受開蒙教育的孩子,此時也已長大到能夠獨當一面,有些甚至比顧國還要大些,他們被分配到他們最擅長的領域,在管理崗位建立起嶄新的秩序。

坐在牛車上的孩子們嘰嘰喳喳,為一個顧國瞭然於心的答案爭得面紅耳赤,指揮牛車方向的顧國望著田間一塊塊隆起的土坷垃,微微一笑。

南下的樺和薺此時已經抵達他們與顧國上次到達的最南端,船上的存糧還有很多,經過被歸化的部落也補充了足夠的蔬菜和水果,一個兩難的抉擇擺在了兩個指揮者面前。

揮師北上還是繼續南下探索新世界。

薺坐在旗艦的甲板上,嘴中叼著蘆葦的莖稈,呼哧呼哧地吹著,在樺手指的地方,他看見了當年顧國堆在岸邊的石塊,而插在石塊中央的旗杆,經過多年的風吹日曬,早已斷成幾節,上面長滿了野草。

“我們到了。”樺拍了拍薺的肩膀,接著說道,“如果現在回去,趁著還在刮南風,北上的速度會快一些。”

薺嘆了口氣,船艙中還有足夠他們吃上三個月的糧食,可自己的舅舅卻歸心似箭的樣子。

薺說道:“我們不再往南去看看嗎?食物還夠支援我們南下七天......”

還未等他將話說完,卻見自己的舅舅白了一眼,罵道:“薺!我們這次南下是為了歸化野民,不是來探路的!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其實從南方的陶河冬天不結冰便能證明咕咕的那個球的故事!”

“現在記錄在陶板上接受歸化的部落至少有五十個,算下來四千人比我們整個城的人都要多了!就算羊牙他們分去一千人,那也有三千!”

“我們的船要比他們走路快上許多,在他們的大部分人抵達之前,是需要我們維持秩序的!我們不去,豬皮的那三十人可就要忙死了。”

樺一字一句勸說著自己的侄子,薺聽聞點點頭。

見到自己的侄子心情有些低落,樺接著說道:“等這三千人在小楓他們的管理下種出他們的糧食的時候,再南下探索也不遲。”

薺嗯了一聲,起身轉舵去了,操帆手正熟練地調整帆布的迎風角度,在南風的吹拂下,這支船隊慢悠悠地往北方駛去。

兩月後,分配到梁城的三千人基本抵達,在被調遣至各個村莊之前,他們都需要前往梁城中進行人口登記。

顧國終於在此時趕製出一批紙張,不過由於這是他親自在做,生產的量很小,每天只能晾出兩三斤,用來登記人口倒也足夠,就是紙張比起前世擦屁股的草紙還要糙。

最先抵達的那批人基本都是同一個部落,顧國不可能將他們晾在城中等待所有人抵達後再隨機分配,所以這些人的村莊距離梁城較近,方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