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許信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向了景楓村東南方向大約七八公里的位置。

“這個地方有什麼發現?”賀鵬輝問道。

他們從地形地質圖上,在這個地方並不能夠看出任何東西。

就算是對照了航磁異常圖之後,這片區域的磁場強度,是稍稍偏高,但沒有特別離譜,沒有讓人一眼就引起注意的程度。

大家紛紛調轉目光,注視著許信,等待他的解釋。

許信謹慎的斟酌語句,至少做到言語不浮誇,甚至還能有一點點說服力。

畢竟他能開掛,這事真沒法跟別人說。

從這兩天探勘的情況來看,武富焱等人得到的認識,與之前已掌握的資料,沒有太大出入。

許信卻早已經看穿了地下五百米的各種岩層情況。

每一個大斷層,以及衍生出來的其他小構造,都呈現在了地層分析視界,自動繪製了剖面圖。

正如他們一直以來所堅信的,數億年以前,岩漿從地幔上湧,來到地殼上層之後,往往都會灌入各種岩層裂隙空間,比如斷層、節理等構造。

這裡的情況,如他們所猜測一樣。

這些老地質專家的想法是對的。

可是,岩漿並不是灌滿了整個斷層的斷面,隨處可見,而是順著某一個方向流淌形成金伯利岩脈,沒有地表出露的情況下,找準地層深處岩脈的準確方位,是一個難題。

而且地層經過了後期地質遠動的改造,地下的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多變。

但是,這些問題,在許信這裡再也不是難題,所有複雜的地層,在他眼裡無處遁形。

他看到了確實有一條金伯利岩脈,在地下若隱若現,像是八爪魚的觸鬚,順著深處斷層斷面,彎彎曲曲的向南延伸。

在一些地方的岩脈上方,又形成了巖筒。

非常遺憾的是,只能看到五百米深度,岩脈大部分還在更深處。

“想什麼呢,說話!”何曦等等著聽他說話,結果這傢伙愣了半天神。

在微山鉬礦勘查專案上,許信的幾句話,徹底拓寬了找礦思路,何曦對於這事,彷彿就在昨天,記憶很是深刻。

許信想說話,想把自己瞭解的東西全盤托出,但他實在找不到自圓其說的說法。

微山鉬礦專案,當時在地表是能夠發現一些地下存在隱伏礦的特徵。

眼下這個金伯利岩體,在五百米以下,甚至更深處,別想在地表找到任何蛛絲馬跡了。

“我相信大家的判斷啊。”他抬起目光,訕訕然道:“幾位專家都說過,地下存在金伯利岩脈,而且巖筒必然成群出現,在地下逐漸匯聚。

按照這個推測,岩脈大體上就是從這個方向走,跟南面原江岸邊的出露點相連。”

這根本就是廢話嘛!

這個說法,一直堅定不移的存在於大家的腦中。

迎著大家質疑的目光,許信伸手順著地形地質圖往下移,“如果地下存在岩脈,而且往南不走,與原江這裡相連,那麼越是靠近原江,岩脈深度就會越淺。

所以,我剛才所說的那個點,其實有機會存在金伯利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