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和談(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城,
練武場,一杆赤色大旗隨風飄蕩,呼呼作響。
營地上整整齊齊排列著三個方陣,一千五百明軍將士正列隊站著。
天空中下起了濛濛細雨,雨水打溼了眾將士的甲冑,頭髮,一滴滴渾濁的雨滴從將士的甲冑間滑落。
縱然是夏末,但從海面飄來的海風依舊給人一種寒風瑟瑟之感。
“王爺,天冷,還是先行回去吧!”劉全帶著幾名親兵,踏著泥濘的沙地,護著一旁的魯王欲要往武場中央的大軍營帳去。
“無妨,我大明將士在場中操練,我豈能因小雨就躲入大軍營帳中。”魯王朱弘桓站在雨中,笑道。
一旁的太監連忙想用華蓋遮掩上空的濛濛細雨,卻也被他所阻止。
“王爺,這寒風凍雨的,莫凍壞了身子。”一旁親信太監著急的說道。
“朱兄可是我大明王爺,亦是而今在呂宋明廷的唯一藩王,可莫要在此著了風寒。”劉煜從大軍營帳中走出,看著還在雨中堅守的將士,很滿意的點點頭。
這些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呂宋明軍,而是一些鄉勇。
這些時日,經過明廷的大力發展,加上從南洋各地引進漢人移民。
呂宋漢人規模早已突破了三萬人,大部分都為漢族男性。
明廷給予他們耕地與農具,讓他們從事生產勞作。
而一些身強力壯者則被編為鄉勇。
平均兩戶出一鄉勇,農忙時為農,農閒時為兵。
今年夏收已然結束,這些鄉勇自然而然被集結起來訓練。
當然了,雖然只是鄉勇,但該有的操練一個都不能少。
明軍官兵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每月還有一次大武練,考核各個鎮協官兵的實際作戰能力。
鄉勇的訓練比之傳統官兵絲毫不差,也要參與守城,巡邏的日常任務。
“小王自上次離開明城之後,就再也未回過明城,而今從返故地重遊,感物是人非,不禁有些觸動。”朱弘桓苦笑一聲,看著場中的鄉營兵。
“見我大明將士操練,小王自然想與眾將士共勉。”
聽聞後,劉煜點點頭,“王爺能有此感,也不枉這片土地上千大明將士流血犧牲。”
“不過還是請王爺速速回營。”劉煜躬身行了一禮,身後六名重甲親兵走上前。
“不得無禮。”劉全冷哼道。
那六名重甲兵一愣,隨後也紛紛躬身,對朱弘桓行禮。
“好。”朱弘桓也不再堅持,跟著重甲兵士回了營。
劉煜的親兵也就是鐵人軍,使用的是從西班牙人那繳獲而來的板甲。
兵卒均出自青苗營,也就是明軍在呂宋招募的漢民孤兒,最早的一批青苗早已加入明軍,有的被劉煜招募成為親兵。
有的編入各個鎮協中,為明廷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林栩。
在場的明廷官員們看到這一幕,倒也沒有說什麼。
這些明廷官員大部分都是劉煜從當地的原屬西班牙殖民當局中招募來的,都是伊洛克族裔土著,自然不會有儒家那套忠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