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第 182 章 改革試點

“依法納稅人人有責, 稅務知識牢記心中。”

二月二,龍抬頭,在河陽縣, 只要太陽出來了,便是溫熱怡人的天氣, 新建好的“河陽學堂”靜靜地沐浴在陽光下,大家一進入到學堂門口,就看到上方高掛著的橫幅。

河陽縣的民眾識字率正在以一個十分迅猛的速度在增加, 在河陽縣, 只要晚間積極參加掃盲班,學會常用字五百個, 就可以獎勵三等皂一塊,學會常用字一千個, 可以獎勵二等皂一塊, 學完常用字兩千個,可以獎勵三等皂一塊,並且還可以獲得一張結業證書。

莫說這些香皂都是可以實打實地換成銀子,便是那掃盲班都是免費教學的, 還會經常分發一些印刷好的認字表, 有了那張結業證書, 那更是在河陽縣可以挺起胸膛做人, 許多地方要招管事的, 有了結業證書就是證明自己夠格當個管事人了。

所以大家對於橫幅上簡單明瞭的文字看過後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是雖知道是什麼意思, 但有些人心中依舊十分抵觸——話雖寫的冠冕堂皇,說到底不還是要問他們拿錢?

今日為了這個宣講會,許多作坊都接到了縣衙的通知, 特意停工半日,就是為了讓那些工人們有空去聽一聽,許多人對於這個停工半日同樣不滿,少幹半日活就是少賺半日的錢,許多人還是停留在剛剛能夠解決溫飽的階段,對錢的渴望和需求是十分高的。

進入到這個新建的學堂後,遠遠看去,就見四座三層木質樓房拔地而起,中間有連廊相連,顯得十分高聳氣派,河陽縣裡大部分建築都只有兩層樓高,一看還加蓋了一層,頓時覺得這房子修的氣派。

他們被人陸陸續續引到一處空地,這是教學樓前面的寬闊活動場地,上方置一高臺,上面不知道弄了什麼喇叭狀的東西,大家好奇地東張西望,對這個新學堂的興趣遠遠高於今日講收稅的事情。

想到很快自己的孩子有機會在這麼好的環境裡上學,剛剛的那點不愉快,似乎也消散了許多。

太陽一點點升起,露珠慢慢消失不見,樹梢有枝葉在晃動,百姓們三三兩兩找著熟人聚作一堆,小聲討論著今日的話題。

眼看著到的人越來越多,幾乎要站滿整個寬闊的空地之後,突然有人眼尖,指著高臺處道:“是知縣大人!”

雖然這人並沒見過沈江霖,但是在這個河陽縣,誰能穿這一身官袍,那這人想必就是知縣大人。

所有人瞬間停止了交談,紛紛往高臺方向看去,只見知縣沈大人一步步從容邁上臺階,身姿筆挺、氣勢逼人,等到正面看向所有人的時候,百姓們都被這樣一張容顏所震撼到了。

很多河陽縣的百姓都說他們的父母官沈大人是天上文曲星和財神爺下凡來,可那只是針對沈知縣的本事來說的話,他們根本沒有想象過,沈大人竟然真有神仙一般的容貌。

許多人對知縣大人的刻板印象,便是長須長臉,器宇軒昂,年紀四十幾許的文人形象,容貌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身的官威。

可是誰知道他們的知縣大人竟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且就是這個剛剛上任才一年的年輕知縣,帶領著他們將河陽縣改造一新!

很多人以為今日開什麼宣講會,總歸是衙門裡的書吏前來宣講,百姓雖然敬畏這些書吏官差,但到底也打過交道,不算遙遠,可是今日顯而易見是沈知縣要親自給他們宣講,一時之間,所有人心中都滿是不可置信。

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對著沈江霖就齊齊跪了下去,口中不甚整齊地喊道:“拜見大人!”

“大人對我們家恩重如山!”

“謝沈大人幫我們!”

…….

許許多多嘈雜的聲音彙聚到一處,但是此時是所有人都在發自內心地感謝沈江霖,在許多人看來,若無沈知縣,他們根本不可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

沈江霖站在高臺處,用手向下壓了壓,然後對著底下的百姓朗聲道:“大家不必拘禮,還請大家一道站起來,我今日有話對父老鄉親們說。”

沈江霖的聲音清越且溫和,十分平易近人,很快大家都安靜了下來,齊齊站直了身子,認真開始傾聽沈江霖的發言。

沈知縣有話對他們說,沈知縣還稱呼他們為“父老鄉親”!

所有人都覺得心中一暖,更加豎起耳朵去聽沈大人的話。

也不知道高臺上弄了什麼東西,沈大人一說話,聲音就自然擴散出去,哪怕站在離高臺比較遠的人,也能比較容易聽清沈江霖的發言。

“諸位父老鄉親,或許很多人還不認識我,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去年二月到任河陽縣的知縣,到如今差不多整一年多的時間。初來河陽縣,我就下定決心要讓河陽縣的百姓人人能吃飽飯、人人能穿新衣。這一年我與大家共同兢兢業業做事、勤勤懇懇建設家園,現如今整個河陽縣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信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成果,在這裡,我感謝大家的理解和付出!大家作為河陽縣的一份子,都貢獻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沈江霖說完之後,便向著底下所有人都作了一揖,慌得百姓們連道不敢。

不過雖然嘴上說著不敢,但是心裡卻是與有榮焉的興奮和自豪——我的勤勉是連知縣大人都肯定的呢!

沈江霖對著百姓們盡量以通俗易懂的表達拉近大家之間的距離,等到他們消化了自己的這一段話後,才開始了今日的重點稅務宣講。

“在下面的百姓們,有人是土生土長的河陽縣人,也有許多人是鄰縣甚至是更遠的地方遷徙而來,大家在這裡享受了河陽縣的公共資源,例如“慈幼堂”中的落腳留宿,幫扶老弱,掃盲教育,包括衙門裡的書吏登記人口、協調推舉工作,這些就叫河陽縣的公共資源。”

有些人聽到“公共資源”四個字的時候,滿腹狐疑,根本不知道這什麼意思,結果一聽沈江霖如此解釋,頓時都點著頭同意——確實如此,哪怕是河陽縣本地人,如今也有很多人將孩子送到“慈幼堂”讀書,有些人自己上進的,白日做工,晚上上掃盲班的,都不在少數,都是受過恩惠的。

接受了這一點後,繼續聽沈江霖講道:“除了這些,如今縣衙出資鋪設的城內道路,縣衙組織民夫差役晝夜兩次收集大家的生活垃圾,包括縣衙出資建設這座新的學堂,同樣也是公共資源。”

這些都是大家生活中的事情,沒有一個人不熟悉的,有些人本身就在這些行業中做事,他們同樣以生活在河陽縣為榮,但是他們不明白,明明是來聽那個多交的人頭稅是怎麼回事的,為什麼要說到這些?

很快,沈江霖就解開了他們的疑惑。

“或許大家會覺得奇怪,我為什麼要說這些?這是因為,這些公共資源的建設都需要銀子,那麼銀子從哪裡來?銀子從稅入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