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 章 隱瞞成果

沈江雲如今是戶部郎中, 連他都能看懂的東西,戶部其他人自然也有人能看出來,但是誰都知道, 這個沈江霖是被首輔大人給趕走的,除非是想跟楊首輔徹底對著幹, 否則沒有人會將沈江霖做出來的功績特意點明出來。

殷侍郎已經調任地方,新來的戶部侍郎是楊首輔的人,當然是要為楊首輔做事。

所以, 就算沈江霖在河陽縣的功績再亮眼, 也無人為沈江霖發聲,而沈江雲同樣不曾輕舉妄動, 蓋因沈江霖給他的家書上已經叮囑過他,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 暫且看過朝堂風向再論其他。

沈江雲看過朝堂上某些人的嘴臉後, 心中想著,哪怕二弟遠在數千裡之外,可是對人心的把控卻是如此精準,朝堂之上的人, 恨不能將沈江霖這個名字死死壓下去, 再也不讓他冒出頭。

但是, 沈江雲等人在這件事上雖然沒有動作, 但是在其他事情上, 卻同樣步步緊逼。

拉攏人心,長袖善舞, 這些沈江雲原本並不擅長,可是現在,卻是不得不這麼做。

四月清明剛過, 吏部右侍郎因被彈劾貪汙受賄、縱容家人買兇殺人等重大問題下獄待審,又經起居郎楊志遠舉薦,戶部尚書杜凝章作保,皇帝周承翊計劃起複當年因盡忠職守而致使身體有損的唐雲翼為新一任的吏部右侍郎。

旨意下達的時候,舉朝上下,一片嘩然!

所有人都知道,吏部是首輔楊大人的一畝三分地,右侍郎是首輔大人的左膀右臂,若說吏部之中,還有誰不順楊首輔的意,那便是左侍郎梁堯臣。

梁堯臣是當年唐公望提拔上來的人,唐公望一生公允,從不結黨營私,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立派,哪邊有理他就站哪邊。

當年在楊允功手底下辦事的時候,楊允功就奈何不了此人,唐公望退下之後其提拔上來的心腹下屬梁堯臣接替了這個位置,梁堯臣此人雖然是唐公望的嫡系,但是卻沒有唐公望的一片公心,更多時候還是明哲保身。

再加上其能力也不如唐公望,所以這些年來,梁堯臣雖然佔著戶部左侍郎的位置,但是慢慢地卻被楊允功所架空。

而現在,唐雲翼成為了新的戶部右侍郎,兩個侍郎應該是吏部尚書最得力的手下幹將,現在這兩個人卻天然自成一派,左膀右臂變成了處處掣肘,甚至隱隱會挑戰他這個戶部尚書的威勢,這讓楊允功如何能夠忍受?

更加讓他無法忍受的,還因為唐雲翼這個人是楊志遠舉薦的!

這說明什麼?說明楊志遠在向他這個祖父宣戰,要徹徹底底地倒向他的對立面!

比起唐雲翼的即將到任,楊允功更加無法接受的是親孫子的背叛。

哪怕他一生經歷風浪無數,哪怕他識人看人無數,他也無法理解,自己這個孫子到底是怎麼了,要做出這種事情!

楊允功在內閣聽到訊息的時候,面上表情十分平靜,可是籠在袖子中微微顫抖的手,卻洩露了他憤怒的情緒。

晚飯十分,楊志遠住的小院,突然被一群人暴力踹開院門,楊志遠正在和自己的妻子兒女一同用飯,卻沒想到,直接被這群人綁了起來,為了防止楊志遠呼救,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當先一人用一條幹淨的帕子塞住了楊志遠的嘴。

哪怕動作粗暴,但是這人口頭上卻是極為客氣:“三少爺得罪了。”

楊志遠一聽這個聲音,哪裡還不知道對方是誰,憤恨地瞪了一眼這個楊府的管事,不再做掙紮,乖乖上了他們的馬車。

楊志遠的子女被嚇地嚎啕大哭,而楊志遠妻子則也是認出來對方是府裡來的人,雖然知道楊志遠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一顆心還是吊了起來——夫君定是又做了什麼惹怒了祖父,所以才會被劉管事給押回去的!

鄭氏將兩個孩子安撫好,獨自清理起地上的碎瓷片和飯菜,清理著清理著,鄭氏蹲在地上,忍不住哭了起來。

自從夫君和祖父鬧了起來後,他們一家就搬到了城南之地,用的是她的嫁妝銀子賃的一進宅院,陪著他們過來的,只有鄭氏的一個貼身丫鬟和楊志遠的兩個小廝。

鄭氏不能理解,為什麼楊志遠要和家裡鬧到這般田地,鄭氏同樣出身名門,在家族中誰家不是聽長輩的,緣何她的夫君就要與眾不同?

鄭氏勸過楊志遠很多回,甚至還被祖母叫回府中,讓她多多勸導楊志遠,可是不管她如何勸,楊志遠都如同吃了秤砣鐵了心一般,就是拉不回來。

鄭氏出嫁從夫,只能受著。

原本鄭氏在內宅中,關起門來過小門小戶的平靜日子,也能接受,可誰知道今日又這麼大鬧了一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是個頭啊!

鄭氏一面哭自己命途多舛,一面擔心楊志遠在楊府的情況,最後還是隻能站起身子來擦幹眼淚,讓楊志遠的兩個小廝去楊府門外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