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 章 險中求勝

夜幕籠罩之下的破廟, 夏日的熱氣在此刻散盡,只剩下了沁人的涼意,露水在枝葉上來回滾動, 當雀鳥振翅從枝椏上飛起的時候,鐘扶黎帶的十人小隊已經在夜色的掩護之下悄然進發了。

沈江雲千般不捨, 萬般叮嚀,此刻也只化作一聲嘆息,目送著她頭也不回的遠去身影。

明明如此纖細的身影, 卻似乎有無窮的力量, 在夜風中擺動的發絲很快就捲入濃墨之中,再也消失不見。

來不及傷感, 等到太陽微微露出了一點頭,沈江雲等人便也要整隊出發了。

順著原路返回之後, 那些流民果然還沒有走遠, 他們得到了米糧後,紛紛在原地安營紮寨、飽食一頓,再去打算後續該怎麼走,畢竟他們當時很多人都餓的奄奄一息了, 根本走不動道。

有沈江雲出面, 又聽這些官員說要帶他們回安陽後再派官兵送他們回鄉裡, 重建家園, 這些人瞬間眼中都燃起了希望。

原本他們是打算繼續向京城走的。

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 只有往京城走,或許才有一線生機, 但是現在,既然有了辦法重回家園,誰都不想背井離鄉的。

而且, 那位好心的沈大人還承諾他們,抵達安陽前,會再次給他們分發一次賑災糧,也就是說,他們的命,暫且保住了,不會因為缺少糧食而活活餓死。

所有人都願意跟著賑災隊伍一起走。

夏千戶帶著官兵在前開道,杜凝章等官員在後,災民們則是依序排好隊伍,走在最後面,誰都不想掉隊,扶老攜幼、盡量跟上前面的隊伍。

好在昨天吃了點糧食,暫且還能走的動。

等快到雙頭山的時候,夏統帶著隊伍慢慢放緩了行進速度,跟在最後的災民正好已經走的很累了,沒人覺得這個時候放緩步伐有什麼問題,但是前面的隊伍已經是草木皆兵,每個人都豎起了耳朵,眼觀八面,就怕哪裡冒出來一群悍匪。

悍匪沒沖出來,前面依舊是一群流民,只是這些流民大部分都是男子,此刻正東倒西歪地躺在官道兩旁,看人數,大概有好幾百人。

等賑災隊伍靠近之後,這些人馬上對視了一眼,紛紛站了起來,開始攔截賑災隊伍,請求放糧。

跟著賑災隊伍一道的流民早就得了命令,高喊道:“京城賑災隊伍在此,所有流民跟上隊伍,每人可領半鬥米糧!”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一片嘩然,許多人連忙走上前去,與隊伍後面的災民搭話,見有些人還炫耀似的拿出了昨天沒有吃完的糧食後,許多人已經蠢蠢欲動了,他們走到了隊伍後面,急切地詢問什麼時候會放糧。

當聽到過了雙頭山就會放糧之後,有些人猶豫不決,有些人則是悄悄退了出去,朝著後面湧上來的人搖了搖頭。

瞬間,好些人臉上都閃過了掙紮之色。

他們可以跟著賑災隊伍走,可是他們的妻兒老母都在那些賊子手裡,他們走了,誰又會來救她們?

如果說只是區區兩三百人的賑災隊伍,這些人不會猶豫,直接就聽從那些悍匪的號令了,但是現在,整個賑災隊伍有幾千人這麼多,這如何能夠打得過?

恐怕這些悍匪看到了如此之長的隊伍,也只能放行了,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

老百姓雖然見識少,但是基本的判斷能力還是有的,他們在權衡利弊,考驗審視著自己的內心,到底是留下來還是跟著賑災隊伍走。

已經伏擊在雙頭山上的悍匪看到了這樣一副情景,頓時氣的直接罵娘:“幹他孃的!難怪昨天那幾個人沒有回來,原來是折進去了!”

“大當家的,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走了?”

一個小嘍囉詢問他們大當家的陳福。

陳福別看名字取得四平八穩,但卻是一個狠人,早幾年也是村中遭了災,沒有了去處後,就落草為寇,漸漸自己組建了一個山頭,原本他們不在雙頭山附近盤亙,畢竟這邊就是官道附近,實在太過打眼。

但是自從彰德府遭受了洪災以來,大批次的農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成為了流民,陳福馬上就意識到,自己發大財的機會來了。

陳福在彰德府內經營多年,□□白道都吃得開,便是彰德府的幾個大人也要給他幾分薄面,更別說彰德府的衛所中兩個千戶長都與他關系極好,他在雙頭山這個天然的打劫之地乘亂做了幾筆買賣後,這心思也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