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 章 智勇雙全

杜凝章很快從隨行隊伍裡叫來了兩個從彰德府本地的官兵過來, 杜凝章雖然知道此行的官道必定要經過雙頭山,但是這雙頭山究竟是個什麼情況,他卻是不知道的, 畢竟杜凝章自己也從來沒有到過此地。

很快,眾人將破廟內唯一的一張貢桌給清理了幹淨, 鋪上紙張,準備以他們的描述,現將雙頭山的地界畫出來, 然後再進行仔細分析。

說到畫畫, 沈江雲立馬毛遂自薦,杜凝章不覺得畫個圖有什麼好說道的, 在場的文官基本上都能提筆畫兩下,只是等到沈江雲僅僅根據描述, 就將雙頭山附近的情況描畫的栩栩如生, 關鍵是他的筆法勾勒十分不同,寥寥幾筆,便能勾出外型,倒是又讓杜凝章高看了沈江雲一眼。

雙頭山的地界, 便如同它的名字一般, 一條官道在兩座山之間穿過, 說是山倒也不是什麼高山, 高度據說不過是在十五丈左右, 但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就成了一個天然的劫道之地, 一旦他們的運糧車隊經過此地,馬上就會被他們直接從上方包圍,屬於易守難攻之地。

然而, 若是從此地之間繞過,這是方圓百裡內唯一一條官道,若是繞道,他們在路上耽誤的時間至少增加一個月,到了那個時候再抵達既定的目的地,不一切都晚了嗎?

救災如救火,晚上一日,就或許有成百上千的人死去。

所以,哪怕在朝堂上爭鬥這麼多年,心硬如杜凝章,也沒辦法直接下令繞路。

畢竟前方究竟是怎麼樣的情況,尚且還沒定數,他們配備的可是朝廷正式官兵,若只是一群幾十上百個的悍匪,就把他們嚇成了這樣,這實在是有失朝廷的顏面。

可若是硬沖過去,前方的危險,卻是不可測的。

若是再次陷入了今日的這種危機之中,難道還要拿他這個堂堂二品大員、內閣閣老之尊的軀體去和幾個悍匪搏命嗎?

這個時候,杜凝章實際上是有些暗暗後悔了。

這次賑災,他其實可以派底下的侍郎或是指給其他人做的,但是因為在永嘉帝在位的時候,很少讓他有與地方深入接觸的機會,杜凝章認為此次出京就會是一個機會,卻沒想到如今變成了火中取栗。

眾人一瞬間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中,誰都知道這是一個棘手的情況下,杜凝章不發話,大家都不敢發聲。

“夏千戶,依你來看,這雙頭山該如何過?”

杜凝章終於出言,他沒有直接發號施令,而是詢問夏千戶。

夏千戶是這群武官中官職最高的武將,杜凝章本著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來做,先尋求夏千戶的意見總歸不會錯。

夏千戶暗暗叫苦。

別看這個夏千戶長的虎背熊腰、眼若銅鈴,一個可以打十個的樣子,彷彿張飛再世似的,可是實際上,這人是個徹頭徹尾的關系戶,他爹是朝中的明威將軍,別看官職是正四品,其實也是個虛職,而他自己以前更是個只知道鬥雞走狗的官二代,他爹幫他鑽營了一番,弄到了京城守備大營裡混混關系人脈,而這夏統比他爹還懂人情世故,在京城守備大營上下都打成了一片,慢慢從普通小兵爬到了現在這個位置。

夏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讓他護衛護衛隊伍,整頓戒備排程沒問題,但是現在這是幹什麼?是剿匪!是領兵打仗!

他夏統要是有這個本事,何必還在京城守備大營裡混著,早就琢磨著外放邊疆去建功立業了。

再說了,就算有這個本事,還得有這個膽氣,夏統覺得要靠他,這個隊伍可能藥丸。

這也算是夏統的優點之一了,十分看得清自己。

最怕的,是自己既沒有本事,還覺得全是自己本事的人,很容易將所有人都帶溝裡去。

心裡這麼想,嘴上可不能直接說自己不行,夏統面上一派武將的鎮定之色,稍稍想了想後,抱拳回道:“回稟杜大人,前方究竟如何下官不得而知,如今可以集結的可戰之力只有二百六十人,這人數上不佔優勢啊。”

夏統的意思,是撤,是避其鋒芒。

翁四德聽不下去了,直接站出來反駁道:“若是繞路,我們要繞多遠的路夏千戶知道嗎?救災的日程刻不容緩!”

翁四德是誰?翁四德是此行的百戶長,屈居夏統之下,但是人家說話一點都不帶怕得罪夏統的。

蓋因翁四德說起來,也是一個官二代,而且他父親的官職正好在夏千戶之上,夏統可不敢得罪了他。

翁四德年紀和沈江雲差不多,他還在國子監的時候就成了沈江霖《求仙記》的最忠實的讀者,這些年讀下來後,很有一番正義心思、俠義心腸,今日若不是被夏千戶拉著避險,他怎麼說都會留下來“行俠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