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後世,那也是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豈是僅憑個人之力可以完成的。

時光飛逝。

對於朱瞻基而言平靜且舒適的日子過去了整整十年。

當初與朱瞻基一同離開京城的修德,如今也已經二十了。

在朱瞻基的教導下,如今的修德和六子已經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

當初他們在安南籌建的商隊,如今在他們的努力下,也已經成長為了一支擁有不俗財力的存在。

常年遊走在中東之地,接連明朝與西方的路上海上商業行為。

但顯然朱瞻基想要的並不是要修德一輩子做一個商人,就是修德平日裡學習到的那些東西,也並非只是一些商賈之術。

朱瞻基之所以一直都沒有將修德引導到明朝內部,是因為他還在等一個契機。

雖然這個日子朱瞻基不願面對,但他也清楚,這一切就好像這個時代一樣,不可逆轉。

曾經朱瞻基也幻想過這一天到來時有多麼的悲情,有多麼的激盪。

但現實是什麼都沒有。

就是這麼一個簡簡單單的農家小院內,曾經在朱瞻基前世課本上有著濃墨重彩一筆的永樂大帝,朱瞻基的爺爺,就那麼躺在院子的躺椅上。

老態盡顯的老爺子,渾身無力的躺著,望著那正午漸漸升起的太陽,臉上盡是滿足之色。

在他的一旁,沒有太多的人,只有朱瞻基這個大孫子一人。

就那麼安安靜靜的陪在老爺子的身邊。

時不時突然想起什麼,就跟朱瞻基聊上那麼兩句。

“你知道你太爺爺臨終那一天說了什麼嗎?”

朱瞻基搖搖頭,而老爺子也看都沒有看,繼續說道:“在你太爺爺臨終那一天,他就跟我現在一樣,躺在那皇宮的龍椅上,身邊有太監伺候著,時不時就眯瞪一會兒。”

“你太爺爺年紀大了,總是覺得身上冷,最喜歡的就是在這太陽下曬太陽,只有這樣才能感覺到身上暖和。”

“可一到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你太爺爺就生氣。”

“你也知道,你太爺爺這一生自從起義推翻元廷後,他就獨斷專行,橫行霸道了一輩子。天下就沒有人敢忤逆他。可瞧著那不斷落山的太陽,他不高興了,他就喊身邊的太監,讓那天上的太陽站住。”

“那太監不敢忤逆啊,也不敢說實話,就那麼將這個皇命給一傳十,十傳百,從大明朝的皇宮傳到了宮牆,再從宮牆不斷的往外傳,一直傳到最西邊。”

“所有人都在喊,讓太陽站住,讓太陽站住!”

“呵呵,不像你太爺爺。”

“你太爺爺啊,滿心都是不捨的事兒,他不想走啊。可就像那太陽,它能不落山嗎?”

“太陽落山了,你太爺爺也走了。”

“說實話,你爺爺我這輩子不管做多少,都比不上你太爺爺,從前不想承認,可不得不承認,你太爺爺這樣的人別說幾百年,就是幾千年也不一定能出一個。”

“你爺爺我比不上,這也是爺爺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

說到這裡,本是悲情之時,卻不曾老爺子突然一樂,又說道:“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你爺爺的大哥沒有給你太爺爺生個好孫子,可我不一樣,我有個好孫子。”

“大孫子啊,你要記住,你要好好的替爺爺看好這個國家,你要是看的不好,那世人就要說了,永樂這一朝啊,什麼都沒有做,就盡養了那些貪贓枉法的臭丘八。要是換了那朱允炆做皇帝,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可要是你看好了,他們就又會說,得虧了永樂皇帝做了皇帝,不然哪有這後面的千古盛世啊?”

“呵呵,爺爺老了,這後面的事情看不到了,但人就是這樣,哪能說什麼熱鬧的事情都趕上。”

“就這樣吧,江山交給你們父子倆,爺爺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