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現在好了,我們幹嘛去?(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到尚書房內的朱瞻基什麼都沒有說,非但沒有急著理政處置,反而是命人將他之前送給老爺子的那把躺椅給抬了過來。
這躺椅說是躺椅,可其實就是後世的一個單人沙發。
都是之前完成每日任務後系統隨機獎勵的。
躺在躺椅之上,朱瞻基閉目養神。
瞧見這一幕,一旁桌前的七位一個個皺起了眉頭。
這是搞什麼花樣啊?
這麼快就破罐子破摔了?
不過,在場之人都是陪伴了老皇帝不少年頭的,這養氣的功夫還是不錯的。一個個閉口不言,只看著之前老皇帝和太子理政時留下來的摺子,做著遺留工作。
時間一點點過去。
那躺椅上的朱瞻基差點都睡著了。
直到一名老太監來到了他的身邊,小聲將他喚醒,然後於耳邊嘀咕兩聲。
聽到這話,朱瞻基伸了個懶腰,笑道:“送進來吧。”
老太監領命走了出去。
一會兒的功夫,老太監便帶著一份份摺子走了進來。
坐在那龍椅之上,朱瞻基神情收斂,開始認真的審閱起來。
一本,兩本,三本.....
朱瞻基一直都沒有看到能讓自己滿意的,直到將幾乎所有摺子全部看完時,眼眸中終於閃爍出一絲滿意之色。
隨後對著身邊跟著的老太監說道:“這個不錯,將名字記下。”
老太監恭敬的點點頭,牢牢記住了此人名字。
很快。
擺在朱瞻基面前的摺子全都看完,從中挑選了三本還算不錯的,又分別對比,取長補短。
很快,針對江南數省鹽稅有所降低的問題得到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處理辦法。
朱瞻基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要他去親自解決這些問題,這並不是他的強項,因為沒有任何理政經驗是他無法逃避的劣勢,可這並不代表他真的就無法解決了。
在如今的朝廷內,除了六部這些機構之外,還有一個翰林院存在的。
翰林院是什麼地方?
那是大明朝所有‘智慧生物’聚集的地方。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透過科舉制度脫穎而出,是整個大明朝最有才能的一幫人。
算是大明朝的儲備幹部機構,是人才的蓄水池。
他朱瞻基雖然沒有任何的理政治政的經驗,無法親自對一些事務提出專業的建議,可這並不代表他腦子裡領先幾百年的思想和見識是假的。
寫,他是寫不出來的。
可看,他還是能看出來的。
那既然我寫不出來,又何必硬憋呢。
作為領導,用人才是王道。
剛剛出門,他直接將案臺上的那些需要解決的朝廷大事全部當作了翰林院的一次‘摸底考試’。
交給了那些閒來無事,每天只能‘之乎者也’吟詩作賦卻極有才華的一幫人。
而自己,則作為一個主考官,對他們的答案進行了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