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吃飽那個眼見吃飯的傢伙要被糟蹋,心裡有氣,卻也不敢把這些手下給收拾了。

一是不一定能收拾了,二是都收拾了他這老闆也就沒了。

從古至今,這點矛盾一直就存在,也找不到什麼好的辦法。

只有偶爾出現一個明君,牛叉的人物,才能將局面控制的妥當,促使這些手下的實力一點點減弱,甚至找幾個完全吃不上飯的來代替他們。

畢竟那些沒吃上飯的沒有力氣,真失控了也能輕鬆的收拾了,好控制。

而他那位太爺爺呢,好傢伙,別說站著吃了,跪著也不給。

一股腦真就給他們連鍋端了。

還嫌棄豆腐腦不好吃?還想站著吃?

不聽話西北風都不給你喝,去下面喝孟婆不要錢的湯吧。

為啥說他老朱牛,牛就牛在這。

不過這玩意兒的弊端也很明顯,你既然不給權,不允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那你就得老老實實的當牛做馬。

六部解決粗略的小事,大事擬定方案,報上來,然後就得你老一個人憋著屁沒日沒夜的埋頭苦幹。

想想這事怎麼處理,再想想那事怎麼解決,而報上來的就沒有小事,隨便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是殃及全國的政策失誤。

在位的是個明君還好,若是廢物,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到了後期,老朱也感覺自己一個人幹不過來了,加上小時候讀書少,很多東西還真解決不了。

就弄出一個大學士來。

華蓋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

這些人都是很有水平的人,但官職卻不高,說白了就是後世的秘書。

幹著宰相的活,吃著秘書的糧,還是區區正五品的中層官員。

而自家老爺子作為太爺爺的兒子,自然是不能跟他爹太祖對著幹的。同時他家老爺子也清楚這個事的利弊在什麼地方,又怎麼會輕易的推翻他爹好不容易建立的大好局面呢。

所以,他家老爺子並沒有在登基之後恢復宰相制。

但總不能跟他爹學吧?

畢竟咱是篡逆出身,不做出點什麼來以後下去怎麼見祖宗啊?

況且老爺子的夢想是詩和遠方。

所以就搞了一個內閣出來,把那些所謂的大學士們都聚攏到了一起,官階同樣不高,四五品,還沒有實權,這樣就既保證了權力不流失,也保證了自己不會像王八一樣被那些奏摺壓著走。

可即便是這樣,每日需要處理的公務依舊多不勝數。

好在他有個好兒子,現在有個好孫子.....

倆大冤種。

大兒子累趴了,現在藉著教育大孫子將這狗都嫌的差事交給了他。

“唉.....”

朱瞻基趴在尚書房的案臺上捂住了腦袋。

“長孫殿下,這是江南數省的.......”

得,一上來就是江南數省.....

朱瞻基強迫著自己打起精神,接過奏摺看了起來。

“戶部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