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不知不覺中,又過了月餘,已然到了十月十六的初冬時節。

三更時分,穀神峰上萬籟俱寂,大多數生靈都在夜晚中,依照天性入定而眠。

“啪、嗒、啪嗒啪嗒……”

淅淅瀝瀝的寒雨從天而降,打破了這份寧靜之意。

“烏雲蔽月了半夜,終於是下雨了,這都旱了六七日了。”

練功房內,張栩嘀咕了一句,他未曾睜開雙眼,單單以氣機外放,亦能捕捉到屋外幾丈之內所有雨滴的軌跡。

少年盤膝坐著,一邊內觀、一邊運轉氣機已久。

識海中,補天石在他氣機的“脅迫”之下,依依不捨地將儲存在內的月華瓊漿緩緩排出,匯入後者的經絡之中。

自從秋分那日去了補天殿,成功利用雲中天更加明亮的月光,將氣機轉化為月華瓊漿之後,張栩每每如是,沒有一夜缺席。

有道是:修行不爭朝夕,天誅地滅;薅羊毛不使勁,罪惡滔天。

反正兩個器靈與自己一起度過了生死測驗,已然成功入了補天殿的編制,就算整天都待在殿內,也是毫無問題的。

再者,墨守與華娘也需要到補天殿,以沛然之氣修行《七竅玲瓏聚靈法》。

不得不說,在補天殿轉化月華瓊漿,根本不受天氣影響這一點,真的很巴適。

那裡的日月之光,常年累月地飄灑在殿上,不會受到任何電閃雷鳴或是雲層遮蔽的干擾,因為所見的雲都在腳下。

今夜又逢月圓之夜,生成月華瓊漿的效率大增,所轉化的數量自不必說,便是差點連月華鑑諸都要容不下。

即使少年是在補天殿數次見到此景,依然會回想起那兩句瓊阿姨的臺詞——

御前侍衛:“你不可能比我多,因為我已經滿了。”

大明湖畔:“你滿了,那我就漫出來了!”

……

隨著張栩體內越來越多的月華瓊漿被經絡吸收,逐步匯入中丹田內,已經能看出大致呈圓形的真元,正在進一步凝實,無限接近凝成的階段。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這幾日便是將真元徹底固化,真正邁入築基後期的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