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哥還不明白,嫂嫂是笑話你只知道用蠻力去做事,反而誤事。咱們家兩畝田,光靠你挑水,那得到何年何月去?”葉小妹撇過頭,捂嘴笑。

“我還真沒想過。”葉二郎紅著臉說道。

“所以剛才我問你堤壩是做什麼用的,你說是為了防洪,那麼大禹治水用的又是什麼方法呢?”

“我知道!”葉珩小娃舉手道:“是‘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葉珩一字一句有模有樣的背完,嘻嘻得笑著等待姜芷的誇讚。

“不愧是孃親的乖寶,就是聰明。”

葉珩得了誇獎,笑得更燦爛了。

“所以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疏。”姜芷摸著葉珩柔軟的頭髮。這細毛毛,像小貓兒似的,摸起來特別爽。

葉二郎又迷糊了:“可這和咱們田中缺水有什麼關係呢?咱們家的田地勢高,河流的水再怎麼樣也留不過來呀。”

“山不過來我們便過去,和你繞了這麼大一個彎子,我只不過是想引出我的想法,二郎莫要往心裡去。”姜芷笑容裡帶了三分慈愛。

“怎會?嫂嫂自有嫂嫂的道理。”已經在學堂讀了將近三個月的書,葉二郎自是知曉什麼是啟發。自家嫂嫂這是在引導他,告誡他遇到困難不要鑽牛角尖。

“今日我去七塊田村,看了他們的水車和翻車,他們之所以能夠用水車也是因為他們的稻田與河岸齊平,甚至地勢還比河岸更低一些,因此水車可以將水傳送到田中,但咱們這邊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們可以使用翻車,但河邊的地是王富貴家的,我斷然不會便宜了他們。”

姜芷做人,小氣的很,可別指望她以德報怨。

“既是如此,那咱們該怎麼辦呢?”葉小妹問道。這相鄰之間有了矛盾,所影響的範圍不止在當時,恐怕三代都存在仇恨。

“我有一法子,需要二郎和小妹一同幫忙。”姜芷端起油燈走到沙盤旁:“麻煩小妹幫我拿竹片來。”

葉小妹將竹片遞給姜芷,又點了一盞油燈,

“水在河中,我們可以將水從河中轉移,從空中運到咱們田裡,只需要這樣……”姜芷在沙盤上慢慢畫出一套手動抽水裝置。

在電動機沒有產生之前,人們就在不斷地探索如何讓水按照自己的想法流動起來。其實抽水的這套原理非常的簡單,只可惜生在古代沒有現代材料那麼方便,一切都只能找平替。

她今天在河邊觀察許久,河水的流動性比較低,所以雙輪大型的水車不適用。

七塊田村的單輪水車之所以能夠轉動,是由於他們地勢較高,河水流速稍急。

又因為製造水車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太過巨大,時間過長完全來不及,姜芷不得不改變策略。

葉二郎從最開始的迷糊,到後來雙眼越發明亮。

這……這簡直聞所未聞,奇之又奇,世上竟有如此巧妙的設計!而且這個還是出自自家嫂嫂之手。

“嫂嫂,真的能行嗎?”葉二郎驚歎過後又懷疑。

“成不成咱們試試就知道,若是不成,我與你一同挑水如何?”姜芷揚眉。

“哪能讓嫂嫂操勞?如若不成,還是二郎去挑水。”葉二郎咬牙下定決心,他要把嫂嫂畫的給做出來。姜芷將沙盤上的草圖移到草紙上,而後開始演算和思考。

茅盾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