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平陽見湯宗(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輔聞言一驚,因為胡廣這話只提社稷為大,卻半點不提常寧公主,用意可謂明顯,那可是他的外甥女呀。
他不能袖手旁觀,憤怒地看了一眼胡廣,立刻對朱棣道,“皇上,臣認為胡大人所言不妥,社稷事大,但公主殿下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被歹人所虜,如此有損朝廷威嚴。”
朱棣自是明白他心中所想,於是順坡下驢,半點不暴露自己的真實心思,“英國公所言有理。”
說完又皺起眉頭,“只是要與明教妥協,豈不更是助長明教賊人氣焰,有損朝廷威嚴?英國公可有更好的兩全之法?”
“這......”張輔語塞,如今這番局面,他哪裡有更好的辦法。
朱棣早知如此,嘆口氣,站起身來,“朕倒是覺得胡廣所言也不無道理。”
他先將胡廣頂在前面,而後才道,“朕若是真的按照那些賊人所言,停止剿滅叛賊,誅殺湯宗九族,豈不惹天下人恥笑?朕豈能答應!太祖安天下不易,社稷為重,常寧是朕的女兒,也當知此道理!”
這話就說的相當直白了。
張輔聞言一驚,張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再一次憤怒地看向胡廣,將心中憤懣全轉向了他,對朱棣拱手,“是,皇上。”
胡廣閉眼,他知道自己這下算是完了,看起來合了皇上心意,可聲名全是皇上的,自己卻要惹上容貴妃和英國公的記恨,往後的處境將是極為艱難,而只要常寧公主遭遇叵測的訊息一傳出,必然是滿朝激憤,那自己這個替罪羊也就該宰了下油鍋了。
朱棣卻還沒有說完,繼續道,“那闞六要朕將湯宗誅滅九族,看來對於他查出刺駕案真相也是記恨非常,而且也非常忌憚,朕不但不會滿足他們,反而要用湯宗去剿滅他們!”
“黃儼!”他大喝一聲。
黃儼上前,“主子,奴婢在。”
“傳朕旨意,封湯宗為援剿總兵,專司追剿明教匪賊之事,即刻上任,不必來京授職,遇事自決,不必上奏,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右軍都督張輔為參將,協助剿叛!”
黃儼驚訝,湯宗這就出山了?
而且朱棣說“遇事自決,不必上奏”,還這麼大的職權?
他不敢多想,忙道,“是,主子。”
胡廣聽了則更是心灰意冷,縱然湯宗一年不在朝堂,他卻還是敗的如此徹底。
張輔同樣詫異,沒想到皇上將自己和紀綱千里迢迢召回來,就是要讓他們協助湯宗剿賊。
只有紀綱大喜,急忙磕頭,“臣遵旨!”
其實朱棣的這番決定也是早早思慮好的,此次召張輔紀綱回來,也只是宣佈。
都說失去才知擁有的好,當年奉天殿刺駕案也是無人願意站出來接手,只有湯宗主動請命,而且查的清清楚楚,現在剿滅明教反賊一年有餘,反賊卻剿到了京師,還劫持了公主,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湯宗。
朱棣不待見湯宗,一是因為他是前朝舊臣,本身就忌憚,二是因為他太過耿直,總是有驚人之言,但對他的能力還是相當認可的,無論是真的器重也好,還是彌補湯宗昨年無奈辭官也罷,總之這次是給了他足夠的信任。
......
又是十多天後,距離常寧公主被闞六擄走已經一月有餘了。
通往平陽縣的官道上,紀綱和張輔帶著幾十人馬一道疾馳。
籲——
紀綱引韁停馬,回頭對張輔道,“英國公,平陽縣已經近在眼前,咱們也不必著急趕路了。”
“好。”張輔答應一聲,也放慢速度,卻皺著眉頭沒有再說話。
紀綱上下觀察,見他一臉愁容,便道,“英國公一路沉悶不語,甚少言辭,還是在擔心常寧公主殿下?”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