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轉身回到龍案旁坐下,轉頭看向黃儼,面色再也不似之前等待常寧公主訊息的急躁,反而變得冷冽下來,“黃儼,從現在起,容妃那裡一刻也不能離人,若有差池,朕輕饒不得。”

有了方才趙鐸的教訓,黃儼聽了冷汗直冒,趕忙跪下,“是,主子放心。”

朱棣又看向胡廣,“張輔紀綱現在哪裡?”

胡廣跪下,“稟皇上,英國公現在江西,紀指揮使現在胡廣。”

“嗯。”朱棣點頭,“八百里加急,招他們兩人回來,朕要親自問問,他們剿了一年多的明教反賊,是怎麼剿到京師來的?!”

胡廣一滯,“是,皇上!”

朱棣再不多言,直接閉眼,“告訴陳瑛他們,常寧失蹤的事情少來參和,你們都下去吧。”

“是,臣告退。”胡廣道。

黃儼身為貼身伺候大太監,可是不能說走就走,但現在皇上明顯是想一個人靜靜,於是小心翼翼道,“主子,奴婢就在殿外候著,主子若是有事,奴婢再進來。”

“嗯。”朱棣閉眼點頭。

黃儼胡廣對視一眼,退出殿外,兩人沒有說話,但卻都知道,自從皇上看過那封信後,對於常寧公主失蹤的心態已然變了,張輔和紀綱趕回京師,至少需要十幾日,朱棣卻偏偏在這焦急時刻召兩人回來。

朱棣的心思確實已經變了。

之前他是擔心常寧公主的安危,想要將她馬上找回來,現在卻已經是擔心自己的皇位和帝國的穩固了。

這倒不是說他不顧自己女兒的危險處境,而是相比於她,剿滅反賊才是重中之重,想要他放棄追剿明教,放了已經被捉拿的歹人,這是朱棣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答應的。

只是現在一個人呆在武英殿裡,朱棣感覺有些慚愧和心痛,因為他要放棄自己最喜愛的女兒了,雖然十七年前的靖難上位,他放棄過很多人很多事,早已鐵石心腸。

若是現在有人能將常寧公主平平安安帶回來,他可以給那個人想要的一切......

常寧公主被明教擄走的十多天後,英國公張輔和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匆匆趕回來了,而相比於紀綱,張輔更顯急切,因為常寧公主是他的外甥女,他心急之餘,還很是擔心自己的妹妹容貴妃。

同樣是在武英殿。

“朕召你們回來,是想問問,追剿明教反賊一年多了,這反賊怎麼就到了京師?”朱棣高高坐在龍案旁邊,語氣還算平順,可下一刻,他便虎目圓睜,聲音瞬間拔高,“怎麼就在這光天化日之下,擄走了朕的女兒來要挾朕?!”

跪在地上的張輔和紀綱嚇得不敢抬頭。

張輔本就身體不好,現在也不賜座,跪在地上都有些打顫,“皇上,這......這都是臣等失職,皇上莫要著急,臣已經加派了人馬,加緊追剿反賊,一定要救出公主,倘若不然,願領死謝罪!”

一旁的胡廣聞言眼神閃爍,他知道朱棣要聽的根本不是這句話,不然也不會十多天的時間,不急著想辦法救公主,卻靜靜等待張輔和紀綱回來,一定是他心裡已經有了決定。

果然,對於張輔的回話,朱棣並沒有表態,轉頭看向紀綱,“紀綱,你治下的錦衣衛朕還能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