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紀綱嚇了一跳,擔心他說出漢王遇刺之事,現在局面大好,案子完美交差,兩人加官進爵,而且漢王遇刺一事至少在皇上那裡已經結案,就沒有必要再提了。

朱棣今日對湯宗也是極為滿意,聞言笑著道,“愛卿還有什麼要求儘管說出來就是,朕一概答應。”

湯宗道,“皇上,臣的屬下車在行還在詔獄之中......”

“哦。”朱棣明白過來,笑道,“朕倒是給忘了。”吩咐紀綱,“立刻將人放了!”

“是,主子!”紀綱放下心來,急忙遵命。

朱棣看向其他大臣,臉色一變,“有獎就得有罰,劉恆,你可知罪?”

吏部尚書聞言臉色立刻垮了下來,這一劫他還是沒有躲過去,顫顫巍巍上前跪下道,“臣知罪,請皇上治罪。”

“假冒朝廷命官,這種事情都能在我大明朝發生,你這個吏部尚書是怎麼當的?朕看你年紀也大了,許多事情許是力不從心了。”

眾臣一滯,這意思明顯就是直接罷官了。

一個奉天殿刺駕案,前前後後連同被殺的禮部尚書耿通、回鄉養老的鄭賜,這已經是被拿下的第三個六部尚書了,整個大明朝堂幾乎被翻了過,而且這還不算同樣因此事被罷官的前內閣首輔黃淮。

“臣......臣遵命......”劉恆磕頭,忍不住泣出聲來,他形如朽木,一瞬間像是蒼老了十幾歲。

朱棣只是看了他一眼,便不再理會,反而轉頭看向了張輔和紀綱,“明教餘孽,蚍蜉撼樹,圖謀我大明社稷,即日起,你二人奉朕旨意捉拿,無需朕之駕貼,也無需兵部調兵令,務必將其連根剷除!”

張輔與紀綱,一個是他信任的靖難大將,身經百戰,掌管右軍都督府幾十萬大軍,一個是他的親軍首領,錦衣衛密探遍佈大明,兩人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朱棣如此安排,也是為了應對各種可能,既略去了多般繁文縟節,用兵規制,又不限於將來戰事的規模。

“臣遵旨!”張輔和紀綱立刻領命。

“但有進展訊息,無論何時何地,立刻向朕稟告!”朱棣又道,可見其重視,不過這話外之音就是我可以讓你們放手去做,但依舊得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這和他派湯宗與紀綱去查案是一般道理。

“是,皇上!”紀綱與張輔道。

眼見朱棣諸事安排妥當,接下來就是準備散朝了,胡廣覺得今日自己落了下風,風光全被湯宗沾走,自己必須說道幾句,顯示一下存在,於是想了想道,“啟奏皇上,奉天殿刺駕案已經水落石出,乃是明教所為,如此看來,至少在這件事上,周洪宗、耿璇以及凌宴如三人是冤枉的,臣認為今日既然定罪,不如一道對此三人做出了結。”

形勢所逼,他終於第一次承認周洪宗三人是冤枉的了。

朱棣道,“愛卿所言有理。”稍稍想了想,“周洪宗三人雖沒有參與刺駕案,但率兵圍攻館驛,已是謀逆,下旨夷其三族。”

湯宗聞言,嚇了一跳,急忙道,“皇上,周洪宗三人死罪難免,但牽連三族未免懲治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