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明教!(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教?!”
陳大柱剛說完,在場眾臣聞言均是目瞪口呆,紛紛對視一眼,每個人都能從對方眼睛裡看到震驚和不解。
朱棣更是如此,原本背起來的手突然放到了前面,想要習慣性的摸一摸自己的唇上短鬚,卻又在胸前停下,湯宗離的最近,甚至能看到那隻手的輕微抖動和燭燈照射在細密汗珠上的瑩瑩反光。
他在強制鎮定,但臉色卻是毫無遮攔的陰沉,目光中帶著憤怒、不解,甚至還有驚懼。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陳大柱說出口的這兩個字,堪堪有了要捅破大明朝堂的趨勢。
只因為,這是明教!
明教,已經很多年沒有在大明朝堂上被提起了,但是再往前推五六十年,那可真的是名震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它是當年反元的一股強大勢力,但它卻不是因反元而生,而是早在唐朝就有了,它甚至不是中土本土教派,而是來自波斯,當時還叫做摩尼教。
這個教派專門與朝廷作對,哪個朝代都是,當時領導反元的韓山童正是明教領袖,也是因為他這個身份,才能一呼百應,各地教眾紛紛相應,吸收其他受苦民眾,對元朝形成星火燎原的攻勢,當時被叫做紅巾軍。
而且明太祖朱元璋當時加入的就是紅巾軍,雖然不能說他加入了紅巾軍就是明教教徒,但他後來能成事上位,的的確確是因為明教,不然憑他一人,沒有錢財、沒有人脈,更沒有身份,想要推翻元朝成事,這種可能,十不存一!
朱元璋起勢之後,當時的紅巾軍也是有領袖的,韓山童死了之後,就是他的兒子“小明王”韓林兒,朱元璋雖然藉著明教和韓林兒的名號越做越大,從一個紅巾軍的無名小卒做到了中流砥柱,但韓林兒的作用只在過程,不在結果,朱元璋前面要用他的名號,後面就讓他如鯁在喉了,做的再好,勢力再大,頭頂上總坐著一個小明王,他深切體會到了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好處和苦惱,所以在攻下應天府後,朱元璋就派心腹廖永忠假借迎韓林兒去應天將船鑿沉,小明王“意外”落水溺死了,朱元璋這才“勉為其難”地開國當了皇帝。
朱元璋因明教而起,自然也深知明教的威脅,所以登基之後,立刻下令剷除明教,終其當皇上的那幾十年,就沒消停過。
這些年來,原本大家都以為明教已經徹底成為了過眼煙雲,沒想到卻從陳大柱口中又出現了這兩個字,朱棣的震驚可想而知。
要知道,無論這股勢力背後有多少人,單單明教這兩個字就能讓人極為忌憚。
朱棣緩了片刻,冷靜下來,低頭看著陳大柱,“闞六是誰?”
“他言稱他就是明教教主!”陳大柱忙道。
“明教教主?”朱棣撥出一口長氣,“也就是說,他說出了明教的名號,你才答應的?”
這言語裡說的就是明教這兩個字的分量,至少在對大明朝廷不滿的那波人裡,是眾望所歸的。
這就是明教讓人忌憚的地方。
陳大柱自然知道這話的厲害,急忙磕頭道,“不不不,皇上,我若不答應,那闞六就要殺我,我也是沒有辦法呀......”
朱棣冷笑一聲,回身回到案桌前坐下,“紀綱,這陳大柱和王儀,凌遲三千刀,少一刀死了,你自己替上去!”
“是,主子!”紀綱立刻領命,直接安排錦衣衛照做。
朱棣言語裡總是在威脅紀綱,但也能說明他對紀綱的倚重,這是徹頭徹尾的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