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澍路八號,清水灣大廈。

這裡住著的就是留名香江影史的大亨,邵義夫!

清晨六點的時候,邵義夫已經起床,至於他的紅顏知己方怡華並不住在這裡,而是與自己的兩個妹妹住在相隔只有五分鐘車程的清水灣道邵氏辦公大樓附近的堡壘式別墅。

“老爺,早餐已經準備好了!”

見到邵義夫下樓, 家中的下人,雙手垂立的講道。

邵義夫微微額首,來到了餐桌,雖然已經是億萬富豪,但實際上邵義夫的早餐非常簡單,一碗麵, 幾個小鹹菜, 一杯牛奶。

同時在桌上還放著幾份報紙,供邵義夫吃飯的時候看。

“據本報訊息, 影壇新貴楚歡已與嘉美影院達成收購事項,黑白映像影業公司將正式收購嘉美影業,組建自己的院線公司......”

看到這條新聞,邵義夫微微皺眉,楚歡這個名字最近這段時間,經常出現在自己的視線內。

但邵義夫知道楚歡這個人可不是在這段時間,當初曹紋錦有意擴充套件自己在東南亞的事業,所以想要與邵家聯姻,這件事情本來談的已經差不多了,結果楚歡橫空出世,竟然讓這件事情夭折了。

後來在馬會楚歡更是在邵偉強的手中贏走了100萬港幣。

這一百萬還是邵義夫墊付的呢。

邵義夫共有兄弟姐妹八人,在他出生的時候,上面已經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邵義夫在家中排行老六, 這也是為什麼眾人稱他為六叔的原因。

依照邵氏族譜,邵氏四兄弟屬於‘仁’字輩,所以四兄弟分別是邵仁杰, 邵仁棣,邵仁枚,邵仁楞!

但因為四兄弟後來全部進了娛樂圈,並將本名棄之不用,改用別號,故四兄弟分別是邵醉翁,邵村人,邵山客,邵義夫......

四兄弟可以說是被老大邵醉翁帶進娛樂圈的。

當時邵醉翁在盛海灘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邵醉翁總攬公司的整體發展,同時還做起了導演,編劇的工作。

老二邵村人則是擔任公司的財務會計工作。

老三邵山客負責影片的發行工作。

老四邵義夫還在上學,另外因為年紀尚輕,只是在閒暇的時間在公司做一些雜事。

其後,天一影片在盛海灘遭到其他電影公司的圍剿,邵醉翁決定另闢蹊徑,於是派老三邵山客前往南洋開拓市場。

在邵義夫19歲的時候,便獨自前往南洋投奔三哥邵山客, 共同發展邵氏家族在南洋的生意。

戰時, 邵醉翁將當時邵家的電影公司天一影片公司遷至香江改名天一港廠, 後又改名南洋影片公司。

但因為接連遭受同行針對,多次被火燒影片庫房,導致邵醉翁心力交瘁,重病在身,甚至退出影壇。

戰時,在新加坡發展事業的邵義夫甚至被曰軍捉拿,罪名則是放映‘反曰影片’,幸運的是,在之前邵義夫的公司有曰本員工,員工為邵義夫周旋,這才保住邵義夫的性命。

戰後,邵村人重返香江,改名邵氏父子公司,準備重振電影事業。

但當時的香江,有兩大電影公司,分別是蔣伯英的‘大中華影業公司’與李祖永的‘永華影業公司’。

邵村人畢竟是財務出身,沒有其兄的能力,邵氏父子公司在香江一直打不出名號,但邵村人卻在地產行業做的風生水起。

此時邵氏兄弟們的生意模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的關係不再是家族式的‘合夥’關係,而是兩個公司之間的‘合作’關係。

在之前,邵氏父子的影片是免費供應給南洋的兄弟公司,而之後卻是購買。

電影由邵氏父子拍攝,但其中一部分成本則由南洋的兄弟公司提供,另外為了維護香江的邵氏父子公司,南洋的邵氏兄弟公司不能到其他的電影公司購買影片上映,除非是香江的邵氏父子負責發行的影片。

另外雙方之間還約定,不管是‘自產’還是‘代購’,邵氏兄弟都會收取20%的佣金。

但隨著邵村人的邵氏父子公司在香江生意每況愈下,邵義夫決定獨自返回香江重振邵氏影業。

回到香江後,邵義夫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二哥的手中以每平方英尺0.45港元的價格購買了清水灣二百二十號地段。

也就是後世聞名的邵氏清水灣片場。

自此之後,邵義夫在香江大刀闊斧的發展邵氏兄弟影業,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將邵氏兄弟做成了全港乃至整個東南亞第一的影業公司!

此時無線還是由利孝和話事,而邵義夫的精力也還是放在影壇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