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杜撰(第1/2頁)
章節報錯
田儲今日將周延之約出來,才剛坐下,就開門見山地告訴他,自己將要接管京城廂軍,又帶了檔案過來,讓周延之幫忙從往年京城裡頭走火的單獨案例中整合出規律,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火方案。
明明是給白乾活,周延之卻興奮異常。
這種京都府衙中的舊日檔案,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看到的。護國公府也許在軍中積澱深厚,可他打算今後舉業得官,走的全然不是一個路數,叔叔能在升遷轉換考功之時幫忙,這種落到實處的細節,政務之中的實操,卻不是可以助力的。
能有機會提前熟悉廂軍運作,瞭解京都府的執行,今後無論在何處走馬上任,都不會懼怕。
除卻京城,天下間哪裡又能有幾個人口過百萬的郡縣呢?對比起京都府衙,其餘府州府事宜不過小意思而已。
也許朝中有許多人乃是靠著背景與巧妙運作,從翰林院輪入御史臺,最後外放做官,再調回京城平步青雲的,可這並不是周延之所欲。在他想來,大丈夫生於世,不為良將,便為良相。與其在朝中靠著資序,高位之人的賞識得官,他更願意用功勞、才幹來換取回報。
寧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這種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從小就養成的,不僅僅是他,就連周秦也一樣。護國公府一直以來的傳統就是腳踏實地低調幹活,不要務虛,要務實。
因為世代相傳的行事風格,護國公府雖然沒有一直處在權利的最中心,卻也安安穩穩度過了近百年。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與那些抄家、流放、奪官、落魄的開國之臣相較,周家三代戰死沙場,雖然悲壯,也未嘗不是死得其所了。
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也怪不得比起去太學唸書,周延之更願意去廂軍辦差了。他方才的話並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實意。
聽了田儲對於未來整頓廂軍的一些構想,周延之躍躍欲試,也有一絲誠惶誠恐,他雖然自信,卻空有想法,並無經驗。
“若是我做不好……”他直視田儲。
田儲淡淡地道:“我並不是單獨把差事交給你,除卻你這邊,我自有門客、幕僚在後面辦事,誰拿出的辦法好,就由誰來主導,若是你做不好,你就去他們手下當差。”他端起面前的茶水,呷了一口,“今日帶過來的只是去年幾個比較大的走火案,其餘的資料檔案還在京都府衙中存檔,我已經同那邊打過招呼,你隨時可以進去抽調,以二十天為限,我等你的方案。”
簡簡單單的一番話,就激起了周延之滿腔的熱血,他捏著拳頭,朗聲道:“若是我比不上別人,自然願賭服輸!”
兩人相視一笑,以茶代酒,互相敬了一杯。
談完正事,小二這才上了菜,田儲讓了周延之一回,同他閒話家常起來,先是說了朝堂上幾件趣聞,又問上回送去的桂花糕吃著覺得怎麼樣。
周延之笑道:“正要道謝,憲姑讓我給你回禮,還想讓我打聽那廣南桂花糕的做法,說是喜歡吃那一種。”又道,“後來送過來的山藥棗泥糕也好吃,憲姑說同家裡做法不一樣,問是坊間買的,還是你們家自己的方子。”
田儲心中掠過一陣奇異的愉悅感,他做出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樣,道:“我回去問問。”
卻把山藥棗泥糕是田太后賜下之物瞞過不提。
他放下手中箸,側了側身子,低聲道:“我聽說憲姑從前被人半路攔過馬車。”
周延之點頭,因事發之時他已去了廣南,許多細節都不太瞭解,便只簡單說了說經過。
田儲沉默了一下,道:“我前幾日聽人說了一個小道訊息,當日那個叫笙娘子的太和樓花魁,並不止一個恩客,同時有許多來往之人,其中有王公貴族,也有奢遮富豪,你們家是不是停了城內丁家的馬肥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