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來到堂中,只見堂中站著一位身穿灰衣,容貌普通,表情帶著一些疲憊,渾身上下風塵僕僕的年輕男子,男子旁邊還有一個半人高的大箱子。

對方見一行人前來,為首的是一頭髮花白的老者,當即明白這位一定就是此行需要拜會的主要人物、大名鼎鼎的儒家宗師荀子,於是連忙拱手一揖:“在下奉家主吳駒之命前來拜見荀先生。”

他旋即從身上拿出一封信:“這是家主讓我交給您的信。”

“多謝,辛苦了!”荀子微微頷首,拆開信封,拿出信紙檢視了起來。

依舊是熟悉的,獨屬於吳駒的字型。

“先生,非常感謝您百忙之中的來信,我倍感榮幸。”

“您在上一封信中所說的紙張之事,我已經成立了大秦書齋,對外售賣紙張和書籍,希望這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天下寒士提供一定的便利。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您就可以看到價格低廉的紙張和書籍出現在蘭陵,這會打破您之前聽到的訛傳——紙張和書籍確實是珍貴的,因為他們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重要的技術產物,但我並不想賣出高昂的價格,並以此牟利。”

荀子不自禁的點點頭,吳駒的這番話顯露出了他的寬廣胸襟和眼界。

這是一個有追求,有抱負的年輕人!

起碼他並不追求金錢……額,當然他也並不缺少金錢。

荀子默默點了點頭,翻到下一頁,一行字映入眼簾:

“隨信附贈了一些禮物以感謝您此前的幫助,希望您收下。”

禮物?

荀子挑起花白的眉毛,拿開信紙,看向那個大箱子:“不知這箱子裡面是……?”

信使說:“我也不太清楚,需要我現在為您開啟嗎?”

他從懷中掏出一把鑰匙。

“好。”荀子點點頭。

信使蹲下來,使用鑰匙開啟了箱子。

只見箱子裡擺放著許多東西,其中最顯眼的就是一摞一摞的白紙,粗看起碼有三十刀,也就是三千張紙。

荀子撫摸了一下白紙表面,大為驚歎。

除此之外,還有兩捆書。

荀子看向信紙,只見上面寫著:

“這些紙張供您支用,想必足夠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我會派遣商隊到蘭陵開設大秦書齋,那個時候就不用愁了。

除此之外,那兩捆書都是大秦書齋第一批發售的書,其中一捆是給您的,另一捆是送給韓非的,請您轉交給他。”

荀子笑了笑,指著另一捆書籍對韓非說:“這是吳駒送給你的禮物,你拿去吧。”

韓非訝異:“還有我的禮物?”

他從箱子裡抱起過那一捆書,看向書脊上的書名。

《論語》、《左傳》、《孟子》、《墨子》、《傷寒雜病論》等等共三十本書。

挺好!

韓非咧嘴一笑,這位老朋友顯然沒有把他忘了,還貼心的為他送了書。

孔臻和冉悟走過來,嘖嘖說道:“比我們在大梁買的全多了,可惜,我們已經在楚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收集到這一整套書。”

一旁的信使問道:“敢問您二位是?”

“孔臻。”“冉悟。”二人自我介紹道。

信使思索了一下,旋即恍然:“孔家孔臻和冉家的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