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應該有一兩個章節,作為畫蛇添足的補充,但我糾結許久,還是沒有想好怎麼展現場景,怎麼切入,於是乾脆就不寫了。畢竟主線也已經完整了。

這麼想我便如釋重負。果然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首陽之後狀態很差,很容易累,工作又很忙碌,都沒有碼字的勇氣和精力,縱然碼字,也不在狀態,但總算堅持著完結了,畢竟故事總要有個結尾吧。

其實便是沒有陽,也有點寫不動了,一直是完本的執念在支撐。

實話,這本書的創作,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當時開書我可能太草率了。

開書之前,自佔一卦,觀之六三,觀我生,進退。

我以為想明白了,我想寫。

但現在想來,我還是沒有想清楚,沒有謹慎決定進退。

人嘛,總是這樣,某些時候總覺得某些東西特別重要,也覺得自己可以克服萬難。

但其實我沒有自己想的那麼能幹。

怎麼說呢,總歸是留下了一百八十萬字,倒也不算一場空。

寫這書是我因為我喜歡看封神、洪荒之類的同人,又覺得洪荒、封神的書同質化比較嚴重,相同的人設,臉譜化的角色。

紫霄宮傳道、搶蒲團、鴻蒙紫氣、老好人紅雲、女媧造人、夸父追日、后羿射日、三皇證道之類。十絕陣,黃河陣、誅仙陣、萬仙陣那些。

雖然主角身份、修為、功法、立場、金手指都不同,但其實在我看來,都是一樣的。

有人說是因為封神、洪荒已經寫的太多,能寫的變化都寫完了,所以才如此。

其實不是的,可以改變的地方還有很多。

造成這種局面可能是作者不願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而讀者已經習慣了這種套路,甚至期盼自己能看透以後的變化。

但應該也有些讀者想要看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比如說我。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實在太掉價,都配不上三清。

不是實力上,而是逼格上的。

我想稍微表現一下他們的逼格,不止是實力,還有心性,還有境界。甚至我都沒有黑準提,準提道人雖然吃癟,卻只是應身損傷而已。他的本體還是“與天同壽莊嚴體,萬劫不壞大法師”,也一直擁有無上的氣度。

我只是單純寫《封神演義》的同人文而已。所以保留了原書中大部分情節,然後做了各種改變,新增了各種變化,使之呈現不同的效果。

我有意以一種很古老的方式來寫作。大概是十幾年前,網文剛開始的那種筆調。

這書是總體是寫給我自己的,並不是為了其他什麼。如果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支援一下,那就更好。

本書大部分按照我規劃寫的,一開始就沒有穿越,主角是空性,是東皇太一,這都是設定,不是後來匆匆加的。太乙真人被封印,也是因為太乙避讓太一等等。

前期主角想不起來前世種種,表現不像正常穿越者,也不殺伐果決,都是伏筆。

也有人說主角性格應該修佛,那也沒錯,設定就是這個樣子的,主角應該成為如來。

主角一直都沒有名字,他的真名從不得而知,最後從白雲大仙處得了名字也是有意為之,因為主角是無名的,無命的。

好吧,其實不是伏筆,我是將這些明著表現出來。

我是光明正大將封神發生的種種前因都放在前幾章。當初也是希望有讀者能夠猜到我的心思。而這麼做是不對的,是我自己的問題,以後再也不會了。

沒有穿越,主角是空性,這麼設計,不是為了標新立異,是有考量的。

設定不是穿越,因為如果幾位無上混元大羅金仙是我設定中的那麼強,那麼有穿越他們會第一時間知道,瞞不過他們。

如果一個系統就能遮蔽掉諸位無上的感應,還能讓主角比教主還強,那幾位教主也太弱了,顯得整個世界都很弱。

至於空性,東皇太一,是為了主角有參與最後諸位無上爭鬥的理由和實力,見證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