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變化本該補全劫運的規則,將劫運大道烙印於天地之間,從此之後世間所有的生靈藉此化劫為運,並從中受益。

渡劫者每渡一重劫,便得一層運。

但在關鍵的時候,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劫運變化為魔劫變。

本來此方天地對於「魔」的概念極為排斥,即便元始天魔是世間第一個生靈,也要想法褪去魔身才能成為遠古天帝。

但此時卻因為這一重魔劫變化,魔生存的空間在規則上有了鬆動。雖然依舊受到壓制,卻比之前好了太多。

魔被天地打壓的幅度減小,在天地間開始演化。

首先演化出來的是天魔一族,這種魔頭無形無相,他化自在。數量不多,只有幾十個。

然後便是陰魔、死魔、行魔、業魔、心魔等多種魔頭,還有魔之外道種種。

這些魔頭根據種類不同,處於有相無相之間,處於貪瞋痴等煩惱之間,輪迴六趣無陰之間,在地水火風之間,在殺、盜、Yin、妄之間,不一而足。

而龍之九子所承擔的壓制也少了許多。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變化,是因為元始天魔出手,在喬坤施展變化的最關鍵時刻施加影響。

喬坤所施展的「地煞七十二變法」是伏羲氏所傳授,但其實並不是「地煞七十二變法」,其本質是元始天魔的「天魔九變」。

如今喬坤施展的劫運變化是為第十變,已經超出九變的樊籠,卻因為其本質,依然被元始天魔影響。

這是元始天魔為魔之一族爭取空間,這位魔祖雖然致力於擺脫魔,但既為魔祖,自然也會為魔道考慮爭取。

此時魔劫不過概念初生,還未有什麼深遠影響。

但天地規則對於魔的束縛已經有所鬆動,便有了操作的空間。再加上魔他化自在,無形無相等的種種特性,很有可能魔劫會愈演愈烈,世間生靈免不了要為魔劫所苦。

到那時,若修道之人若不能收束心念,為慾念所驅使,便更容易招惹魔頭,一身苦修為魔頭做嫁衣裳。

不過魔劫變依舊屬於劫運變化,要遵從劫運的規則,若是生靈能夠修持本心,渡過魔劫,自然會有運數,造化。

魔劫變化對天地生靈的影響可能還在以後,但此時卻起到關鍵作用。

因為「魔劫變化」,喬坤化為天地的規則,又因為魔劫變化特殊,與世間所有生靈相連,故而可以在針對道祖的餘波中儲存性命,不至於被諸位無上誤傷。

而且魔劫籠罩了世間所有的生靈,與道祖互鎖,相互剋制。

道祖受了那泯滅一切的攻擊,實力不如平日的萬一,縱然處於如此不利的局面,卻依然沒有隕落,還有不可思議的神通,維持自身,甚至還在不斷恢復,隱隱又與眾生建立聯絡。

她似乎是無法消滅的。

此時六道輪迴浮現,象徵著六個世界的光圈從六道輪迴中墜落。

與之相對應的是天塌地陷,這是累及整個宇宙的,累及整個世界的災難,是在規則上的變化,避無可避。

昊天上帝與后土娘娘施展全力,以天地崩裂的力量阻斷道祖的後路。

三清合力演化宇宙創生與毀滅,施展宇宙生滅之力,昊天后土借用天地之力,元始天魔全力催動魔劫之力,此讓道祖既無法合於魔劫,無法合於真性,無法合於大道。

一時之間,道祖竟是無路可逃,或者說只有一個方向,就是喬坤那從未被真性所汙染過的心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西方二聖與女媧娘娘的力量加持而上,這一瞬間喬坤的力量無限提升,加之自己魔劫的變化,他已經達到類似於諸位無上的境界。

他轉瞬便明白自己要做什麼,當下沉入自己本性,接引他曾經的「唯我」道心,也就是現在名為「毗盧遮那」、「大日如來」的那一位。

那名為「毗盧遮那」、「大日如來」的存在,如今已經化為眾生的佛性,只要求證自己的根源本性,便有可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