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地子?喬坤重生之後,神魂中確實多了一門“大自在地子”的功法。喬坤拿它與“洞神天帝元變經”進行參照,發覺兩者不分軒輊。

這功法講究“進退無礙,心離煩惱”,以大地為憑依,有大威勢,是大地之子。

修“大自在地子”要先修德,這喚作“厚德載物”,修成之後可以相容所有的‘氣’,無論是真氣、法力、妖力還是神道的香火之力,都可在全身各處經脈之中隨意運轉。

無論這些力如何變化皆對身體無礙,可配合世間任何法訣施展,威力不降,甚至便連人道氣息都可以包容,能有效抵禦人道氣運壓制。

但這“德”卻難修,它並非是德行,而是一種世界觀或者處世方法。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這更類似於遵循自然。

它確實是一門高深的功法,修習起來也頗為困難。

為了提高效率,喬坤便讓妲己和蓮花化身幫忙一同參悟,妲己根本就不適合修行“大自在地子”。蓮花化身也進展甚微。

過了一段時間“大自在地子”仍未參悟成功,但喬坤推算羲皇所言玲瓏心現世時間到了,便到火雲宮大殿,向三皇辭別。

“去吧。”伏羲氏目光深邃,如同看透了命運一般,“何時你不再是真仙,便可回火雲宮來。”

是羲皇看到我的未來能夠成就金仙嗎?這是個好訊息,喬坤覺得自己心情稍好了一些,向三皇行禮後離開。

過得一會,伏羲氏開口,“度一重劫,得一分運,也不知道我等為他做的遮掩可夠?”

軒轅氏笑道:“若這都不夠,我等也是無法。”

喬坤離開火雲宮,一時之間竟有無家可歸之感。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感慨這麼一句之後,他壓下種種心情,往朝歌城飛去。

此時他飛遁速度大增,不過一日多功夫便到朝歌城地界。

這一次他吸取教訓,離得老遠便用“望氣術”望向朝歌。

玄鳥因此而有感應,又與他深情對視了一眼。

不過此地離朝歌尚遠,他修為較前更高深,又對玄鳥更為熟悉,不但沒有被反噬得迎風流淚,還將玄鳥加在他身上的種種作用化去。

這一次喬坤能夠細細地打量玄鳥,那玄鳥看著像貓頭鷹,羽翼卻帶著五彩,身形高大,整個朝歌城都在它羽翼的庇護下。

這玄鳥身上還有人道的光芒氣息,看著甚為健康,但卻有股垂垂老矣的感覺。

除了些人道氣運,喬坤還看到朝歌城內有幾分仙氣。

這些仙靈之氣,都只是築基層次,還有一些甚為蕪雜,比之喬坤剛下山時都遠遠不如。

只是喬坤得羲皇指點,知道此行多半危險。

他變換身形,化作面板黝黑粗糙的農家漢子,削了根扁擔,打了擔柴,往朝歌城走來。

他以前也是做過樵夫,對於柴的種類知之甚詳,此時是本職工作,倒是也不用擔心出什麼紕漏。

交了些過城費,進入朝歌城,他感到除了人道氣運,還有些什麼對他有些壓迫。

好在他此時法力高深,武道高強,肉身又更為強健,只要不碰到紂王,捱上幾招五帝龍拳,倒是不擔心有性命危險。

饒是如此,他也頗為小心,只是到處叫賣柴火。

賣柴不過輕車熟路,他很快便賣掉柴火。之後則去聽書,而後又去酒樓吃飯,暗地裡打聽些紂王、比干之事。

只是百姓對於這些上層人物瞭解都不多,喬坤打聽一會,也只聽到有人說,紂王又納一妃,喚作喜媚,那喜媚肌如瑞雪,臉似朝霞,海棠丰韻,櫻桃小口,香臉桃腮,光瑩嬌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