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哪吒行宮所耗頗多,饒是喬坤精打細算,自己又出力省些開銷,還是不夠。

好在有月俸發下,期間又有新糧換舊糧之事,督糧官帶著他們少賺了一些,這才勉強夠了。

後來喬坤清點財產時發現,袖裡乾坤符有專門空間存放好些礦石,有十多塊礦石卻是純天然狗頭金,形狀並不規則,最小的也有將四尺多高,有數萬斤重。

還有白銀礦石,白金礦石,玄鐵、赤銅等等,一些不知名礦石還要更多。

此外,精煉好的金銀也有不少。他如此省錢全是做了無用功。

主要是這些時日喬坤頗為煩躁,每日只研讀道經去了,卻沒有仔細盤算“袖裡乾坤符”中的物品。而且他竟不知,修仙人也蓄金銀。

不過他發現的時候,哪吒行宮都快建完了,喬坤只取了少量補貼,將剩餘礦石收著。

哪吒行宮主體建完,喬坤又使人為哪吒造了一座神像,身高、面貌皆與哪吒真人一致,還有乾坤圈和混天綾的模型。

最終效果是,哪吒兩旁有兩名鬼判相伴,皆身材五短,青面獠牙,哪吒神像比鬼判略高些,臉圓眼大,很有萌娃的樣子,戴乾坤圈,纏混天綾,略顯逗比。

然後喬坤又為哪吒尋了位廟祝,方才圓滿。

行宮一切完備之後,哪吒魂魄入了神像,一時天地震動,霞光四起,四周符籙發動,周圍按金木水火排布,一時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神像的相貌更與哪吒真人類似,而且神情又靈動了幾分。

喬坤細細感應,便覺這座行宮與四周方圓百里地脈相連,金木水火土五行齊備,與萬民之間互相感應。

他心道,翠屏山早就預設好金木水火土符籙,實在非是臨時起意。莫非都是太乙真人安排好的?

喬坤按下疑惑,只暗自觀察。

且說哪吒在此翠屏山顯聖,一時天地異象,萬民皆有感應,自是來此祈福禳災,千請千靈,萬請萬應。

那廟祝也有些手段,會一些簡單的宣傳,方圓百里百姓俱來此上香,一時間哪吒行宮香火鼎盛起來。

殷夫人時常過來為哪吒上香,當然她不是求哪吒什麼,只是單純看看哪吒,順便為哪吒祈福。但她要避開李靖,來得並不算勤,每次時間也不會很長。

倒是喬坤經常來哪吒行宮,因為他在陳塘關也沒有家,也沒有親人,自由得很。

廟祝知他是幕後老闆,故而十分照顧。偶爾喬坤在此留宿,還有單間居住,倒是十分安適。哪吒行宮雖然不大,但一兩個客房總還是有的。

不過喬坤來哪吒行宮,更多是為了監視哪吒。

他雖然也上香,卻不信哪吒。雖然他也希望哪吒行宮香火鼎盛,讓哪吒早修成神軀,但他卻看得明白,所謂“千請千靈,萬請萬應”,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為人心生來便不知足,吃飽便求穿暖,吃飽穿暖又求安逸。

有了驢騾又想駿馬,有了富貴又想當官,年過古稀想活百歲,過了百歲又想長生。

如此無窮無盡,難以滿足。

而且各人需求也各不一樣,彼此衝突,這家求下雨救乾枯的莊稼,那家卻希望天晴來曬鹽,到底應哪一家?若借債的和債主都來求,到底該幫誰?

若牽扯感情便更加複雜,譬如有小夥來求與某位姑娘結成連理,但那姑娘卻心念別家小夥,而別家小夥又念另一家小夥,到底該如何安排?

無論怎麼安排,總會有人不滿意。

若再考慮幾方父母家庭,複雜程度更甚十倍。哪裡都能應呢?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若要真一一應了,千請千靈,萬請萬應,只怕這方圓百里盡皆亂了。何況,哪吒也沒有如此高深的法力做成這些事。

若哪吒真有這法力倒是簡單了。喬坤直接許願讓敖丙復生,再讓哪吒復活不就行了?又何必讓哪吒在此裝神弄鬼,吸收信仰香火呢?

這一切歸根到底都只是幻術。但又不同於普通幻術,而是作用於心神之幻術。

有人來此叩拜,哪吒行宮便與之產生互動,給予反饋,其人便自覺所求已經應了。

並且潛移默化受行宮影響,預期降低,不會有更多非分想法,滿足感及被滿足感與日劇增,便覺哪吒靈驗,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喬坤知道這些,因為他給哪吒上香的時候,也與哪吒行宮有所互動,身中幻術。

他是修道之人,打磨神魂十多年,心神穩固,當然能察覺端倪。

然後他催動大日元神不斷震盪,胸中五氣反覆摩挲,費了好一番手腳才將這幻術破去。

當時他怒不可遏,哪吒此舉乃是欺瞞諸多百姓。若他脾氣火爆一點,只怕當場便把哪吒神像推倒。

但他思量哪吒終究是為了保護陳塘關百姓而死,而且死得頗為悽慘。便不願狠心斷絕哪吒復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