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靖早就安排造冊,喬坤一應身份俱全,一行並無差錯。

待驗明他身份後,督糧官給他一支五十人小隊,又與他講了押糧官的權利義務。

因此時非戰時,各處糧倉都滿,押糧官只每旬出外押糧一次,而且每次均不遠,押糧也不多,確實是少有的閒差,十天只工作一天。

押糧士卒每日均需操練,只是較尋常兵士操練要少些,只半個時辰,操練完于軍營吃早飯,晚飯也可於軍營吃,只是相應月底銀錢會少些。

押糧官各項福利較士卒更好,若是不願,便連每日操練也可省了,只每日點卯即可。

喬坤這才知,若無有戰事,這押糧官實在是混吃等死的好工作。便有戰事,生存機率也較普通將領強出太多。

真是腐朽。他一邊暗罵,一邊又覺得這職務很適合他。

等到喬坤熟悉完工作,已經到了黃昏,他便回到李府中。

因為哪吒故去,整個府中氣氛很是沉重,喬坤草草吃過飯便到自己廂房,梳理“袖裡乾坤”符。

袖裡乾坤符中有諸多空間,放了許多東西,這些想來是石磯看不上的。但對喬坤卻是好東西。

裡面有靈石、美玉、道書、靈果、丹藥,還有一些仙家的服飾布匹之類,就像一個雜貨鋪。

這些靈果丹藥他都不識得,也不敢吃,若是有毒也還罷了,就怕變異成什麼怪物。

像是長出兩個翅膀這還算好的,最怕變成什麼青頭紅髮,上下獠牙,或是三頭八臂,藍面獠牙、赤發猙獰的模樣。

他盤算著將靈果丹藥冷凍,餵過幾隻小白兔確認無誤再做道理。

然後他很快發現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道書。

這些道書有數本,皆是刻於竹簡之上,卻是《太始經》、《玉清源統經目注一》、《內觀經》等幾本典籍。

但翻看一會,他又覺得失望。因為這些書都沒有太大用。

《太始經》是一部非常奇怪的經書,好像是講一種事物,又好像在講一種境界,“天地未開,陰陽相合,萬物為一,一而生形,有形無質……”云云。

《玉清源統經目注一》則更讓人失望。

《玉清源統經目注一》所載,《玉清源統經》乃元始天尊玉清一脈根源修行之匯總,共包含《道經》一部,《混元開天經》一部,《混洞開闢劫經》兩部,《諸真要典》三部等等。

但具體功法內容卻完全沒有提及。

因為這只是《玉清源統經》目錄的註釋,還只是註釋的第一冊。

本冊的全文是介紹玉清元始天尊與何時何地傳下典籍,並對元始天尊歌功頌德。

這應該是太乙真人所作,歌頌元始天尊。喬坤心道,想不到太乙真人竟如此諂媚。

最後喬坤將《內觀經》又拿出來觀看,卻發現與他在白雲大仙處所學極為相似,但是細微之處又有所不同,而且末尾還附贈了一卷內視法。

其內視法“以心明內理,陰明反洞於太陽,內獨得道。火令明照內,不照外也,使長存而不亂”。

可內視臟腑的形態色澤,也可內視機體的功能活動,內氣沿經絡循行的狀況等。以之輔助修行,可謂是事半功倍。

這還有些作用,喬坤便修行起來。只稍作存思,初次嘗試他便成功。

卻察覺他的筋骨、臟腑無不強健,只肺部稍差些,顯然是前些時日催動“太初辛庚正雷訣”所留下的暗傷。

他心神再下沉,眼前景色突然大變,不見五臟六腑,眼前只有開闊的河流,河岸開闊,流水充足,河風陣陣,充滿生機。

當下順河而行,好不痛快,偶有淤滯狹窄之處,便借河水之力衝開,忽然百里,心情順暢。

一路遊歷名山大澤,甚是愉悅,不覺數年,方覺已返回原點。當下心神迴歸於體,不覺悵然若失。而外界不過方過了盞茶功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