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都是故意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要說這酒還真是個好東西,它能讓人暫時忘卻一些東西,和個沒事人一樣的坐在一塊,笑呵呵的說著陳年往事。
三人喝酒。李守良的酒量最大,這是母庸置疑的。年輕加上身體素質好。關大爺的酒量他也是瞭解的。
就剩一個王承成,摸不準酒量。李守良心裡掛著事兒,沒多喝。就怕倆老爺子喝多了,他難以控制的住。
但是關大爺和王承成,可就沒什麼顧忌了。酒盅子不算大,但是也不小。兩個人可能心裡都較著勁兒。
杯中酒倒滿,倒滿即幹。
好傢伙,那個樣子讓李守良看了,都覺得厲害。
不過李守良好歹也看出了,倆老頭都是在虛張聲勢。都是強撐著。想著等對面一人先服軟不喝了。
可偏偏兩人都沒有要先‘認輸’的想法。這酒不知不覺的就下去了小三兩了。高度酒。
。
還是李守良覺得不行。主動說道:“關大爺,王先生。要我說,咱們還是慢慢的喝吧。畢竟不差這一會兒。
我看著酒有的是。這時間也還長。這喝的太快了,咱們都沒有好好的說說話呢。這不是可惜了這樣好的時間。”
這話一出,兩人就好像是洩了氣一樣。頓時都沒有之前的較勁的感覺了。
不約而同的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喝茶的喝茶,夾菜的夾菜。
李守良看的可樂。不過什麼都沒說,裝作看不見處理了。
第一個拼酒環節,就這麼結束了。
隨後是第二個環節。李守良願意稱之為‘訴苦大會’。
主要參與人員“王承成先生”,關大爺。
這喝酒雖然恢復了正常。但是從表現上來看,這王承成應該是酒量略小一些。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人家之前就已經喝了不少了。
總之,王承成給出的表現,儼然是一個已經喝多了的樣子。
加之在李守良的理解中,他們這類‘文化人’還比較容易多愁善感。
果然,這王承成喝著喝著。突然就囉囉嗦嗦的說起了話。
“哎,關爺,你這些年過的怎麼樣啊?看你這副模樣,就知道你過得不差。”
李守良在心裡嘻嘻哈哈:關大爺這模樣,年輕的時候也就這樣,可能再過個十年,還是這樣。不帶變的。
不過這話,李守良可不敢說出來,只能是在心裡想一想。
就聽見關大爺回道:“你這獨門獨院的,你過的就差咯?這個房子多大啊。花了不少錢吧。我記得你以前可沒這麼闊綽過。”
關大爺這話,像是戳中了王承成的‘話穴’。頓時王承成心裡想說的話,是再也憋不住了。開始倒起了苦水。
“關爺,實不相瞞。這日子啊也就前些年的時候好過。而且還風光。那時候不說別的,這手頭上就沒缺過。缺什麼更是不用說。總有人幫襯著。
可這些年過來,尤其是咱們國家安定以來。咱們有些個情況也就變了。剛開始也還好。咱們國家對於這樣的傳統文化,還是很給予贊同和高度支援的。
不過後來,隨著咱們國家的一些個政策出臺,戲曲就變得越來越難了。不是說發展不好。其實說實在的發展也還可以。
就是時移世易。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一把轉變的火苗燒到了身上來。傳統戲曲文化越來越不受重視。
反倒是新興的劇目被越來越多的搬上了舞臺。這些個劇目,大多是反應咱們當代社會的一些個情況。或者說是一些對映。
還有一些反對壓迫和侵略的劇目。批判地主老財的劇目。這些劇目因為更符合當下的情況,看得人也多。
情況越好,我們這些傳統劇目的生存空間,就越來越小了。我們也曾試圖轉變這種情況情況。但是這小勢可改,大勢不可改啊。
終究是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傳統劇目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李守良聽得明白,用四個字來總結:風光不再。
現在傳統劇目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且很難轉圜。新的劇目正在散發著蓬勃的生機。而且就像是‘星星之火’一樣,越來越令人接受了。
“現在這個情況,就是誰來了也沒用了。新興的劇目已經得到了廣大同志們的認可。就算現在把這些劇目給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