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寶運元年冬,胡人南侵,鎮北侯李堅臨陣脫逃,致使兩萬漁陽軍在古北關損失殆盡,漁陽百姓被劫掠一空,朝廷震怒,皇帝李治親自下旨,昭告天下。

“鎮北侯李堅私殺朝廷郡守戰烈,謀奪兵權,有謀反之意,此其罪之一,面對胡人棄關而逃,致使漁陽精銳損失殆盡,百姓慘遭屠殺,十室九空,護國不力,此其罪之二,其罪十惡不赦,人神共憤,現剝奪其徹侯之位,收回封地,全國通緝。”

“其黨羽前衛尉將軍黃通,私逃京城,助紂李堅,視為共犯,張飛虎,玉林,卜大力等私自調兵暗助李堅,視為共犯,全國通緝,其家人包庇隱瞞,一併論罪,各地逮捕,押解進京。”

一場胡人南侵的大戰,隨著一紙詔書貼在絕大多數縣城府衙門口,鎮北侯李堅徹底被釘在恥辱柱上了,天下也隨之沸騰起來。

上谷郡郡守府。

此時距李堅等人逃回上谷,已經過了一個月了,李堅拿著那一紙詔書,內心憤懣不平。

“李承前,你欺人太甚!”隨著黃通認出溫不語,再結合之前對朝廷的猜測,李堅如何還不明白,此刻京城已經被李承前控制,楊家的一門三侯不過是一場笑話,李承前才是真正的掌權之人。

“丟了漁陽並不可怕,再奪回來就是,可是這紙詔書就麻煩了,堅兒這下威名盡失,想東山再起,難度太大了。”石玉開憂心忡忡的說道。

都在猜測李承前先拿楊家開刀,可沒想到,李承前最先收拾的是李堅,李堅此次單單一個棄關而逃,就讓他在天下人心中喪失了威嚴,若是李承前上位,怕是李堅再無一呼百應的能力與之抗衡了,用一郡百姓性命,除掉一個競爭對手,當真有梟雄氣魄。

“舅父,如今我不光大敗,丟了漁陽/根基,還成了通緝之人,李承前又派李勇當了漁陽太守,只怕上谷也朝夕難保,為今之計,只能多多練兵,嚴密防守,以待時機。”李堅恢復了冷靜,分析道。

“戰將軍,今日情形你也看到,我之所以不殺你,只因你是父皇舊部,勇猛剛強,現在李承前詔書之中,你已被我所殺,就算我放你離開,李承前也斷不會讓你存活,你有何打算?”李堅望著戰烈說道。

“末將自知別無選擇,願在侯爺面前效犬馬之勞,若得侯爺信任,必忠心輔佐,至死方休!”戰烈連忙單膝跪地,鄭重說道。

戰烈已經知道前因後果,本來對李承前多有敬仰,可是為了除掉李堅,李承前不惜勾結胡人,犧牲一郡百姓的做法,徹底讓戰烈心寒,戰烈雖然嗜殺,卻自認光明磊落,當下也不再猶豫,心一橫,投靠了李堅。

“戰將軍快快請起。”李堅連忙扶起戰烈,接著說道:“李承前對我暗施毒手,加害漁陽百姓,我與李承前之仇已不共戴天,此賊雖是我二叔,但毫無仁義可言,心思歹毒,不計手段,若讓此人竊取天下,當天理不容,我今日成立鎮成軍,清除宵小,鎮我大成!”

李堅環顧諸人,接著說道:“我為鎮成軍統帥,石玉開,戰烈為副統帥,在座諸位均為都尉,我欲練兵十萬,來日安定大成,望諸君助我!”

李堅挺胸抱拳,言辭懇切,諸將皆起身跪拜:“叩見大帥!”

鎮成軍成立了,雖然對外並沒有公佈,但李堅已經明白,李承前不會放過自己,為今之際只有招兵買馬,暗中蟄伏,等待給李承前致命一擊。

李堅厲兵秣馬,志在奪權雪恥,此刻暫時不表,再來看看我們的於小漁在幹什麼。

卻說於小漁領了宋仁投的命令,莫名其妙就成了宋仁投手下的軍侯,單騎單棍要來臥牛山收兵。

這臥牛山也叫伏牛山,是秦嶺山脈的支脈,佔地頗廣,高峰峽谷眾多,地勢崎嶇複雜,因為靠近南郡和潁川,這二郡人口眾多,久有富名,所以這臥牛山也盤踞了大量山匪盜寇,既有那天生的渾人,也有走投無路的流民,還有那官府通緝的罪犯,三教九流,五花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