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泡泡堂》既然有這麼多的優點,那它又是為什麼會衰敗呢?

這款遊戲紅得快,衰得也快,在顧楓的印象裡,《泡泡堂》在國內似乎也就火了最多兩三年,然後就非常明顯的能感覺到玩的人越來越少了。

既然想要做這款遊戲,搞清楚《泡泡堂》究竟為什麼會衰敗自然是必須的。

一個遊戲想要火一輩子是不可能的,但以《泡泡堂》的優秀,衰敗這麼快也肯定是不正常的。

顧楓思來想去之後,總結了幾個原因。

第一,外掛的猖獗。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不管是還處於探索階段的八九十年代,還是百花齊放的二十一世紀,相當多遊戲突然暴斃的背後都離不開外掛的身影。

相信只要對遊戲但凡有一點基礎認知的人,都能明白外掛對於一款遊戲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往小了說,外掛是極度破壞遊戲平衡和遊戲正常秩序的東西,只要是網路遊戲,外掛對遊戲壽命的損害那便是立竿見影的。

拿MM遊戲來說,外掛玩家只用半天就能輕易獲取到普通玩家肝上一個月都未必能獲取到的資源,花了十萬百萬的土豪玩家被外掛玩家無腦亂殺,這勸退效果如何?

再拿公平的競技類遊戲來說,FPS遊戲穿牆透視加鎖血,Moba遊戲像英雄聯盟裡,技能不空的澤拉斯,一Q雙風的亞索,一秒五甩頭的大嘴。勸退效果如何?

可以這麼說,一個無法有效制裁外掛的遊戲,不管做得有多麼優秀,暴斃是遲早的事。歷史上有無數例子印證這一點,比如《冒險島》,比如《永恆之塔》,甚至《絕地求生》和《守望先鋒》變成後來那副鳥樣,也同樣是和外掛脫不了干係。

在《泡泡堂》進入國內的那個時期,國內各行各業都出於蓬勃發展的階段,快速發展的同時,難以跟上法制和管理也同時帶來了各種亂象。

甚至於猖獗到無法無度的外掛在這些亂象中都只能算是弟弟,在當時,盜版和山寨才是最毒瘤的問題,“made in a”在當時一度讓無數國人在國際社會上抬不起臉來,將這個詞從貶義詞變成褒義詞,國家足足用了二十年。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只是禍禍一下游戲的外掛根本就得不到國家的關注,這也導致不管什麼遊戲,什麼軟體,來了國內,要不了多久,各種亂七八糟的外掛,各種破解版軟體就變得到處都是。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當時在國內出現的遊戲,遊戲開發商和代理商賺得可能還真沒外掛工作室多,明明自己下的蛋,自己卻只能喝湯,肉全被外掛吃了,甚至有些小公司連湯都喝不到兩口,直接就餓死倒閉。

不過好在這個世界雖然遊戲發展還不太行,但法制方面確實相當健全,製作外掛用於非法盈利,一經查處,最低也是十年起步,金額數目巨大,直接無期也不是沒有可能。

在量刑如此狠的法律下,鮮有人敢以身示範,鋌而走險。

畢竟做外掛雖然撈錢確實是好撈,但被查到的機率也是真的大。

在這樣的法律保護下,外掛這方面還真不用顧楓杞人憂天。

第二,抄襲。

當年,《泡泡堂》告《QQ堂》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作為國內關於遊戲著作權的抄襲第一桉,這一事件引起了圈內圈外廣泛的關注。

可結果也眾所周知,《泡泡堂》敗訴了。

這一結果在當時引起的爭議是相當大的,畢竟但凡是個眼睛沒瞎的,都看得出來後者明顯在諸多方面完全借鑑了前者的設計元素,甚至就連名字,都可能存在碰瓷的嫌疑。

可就是這麼一起在許多人看來明擺著就是抄襲的事件,《泡泡堂》居然敗訴了。

關於這一點,其實就需要多瞭解瞭解法律關於智慧財產權法的核心定義了,智慧財產權法的核心在於“保護表達而不保護思想”。

如果在實現一種玩法目的時,只有有限的規則,那麼這些規則就不應該被視為一種有獨創性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