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廷議(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棣一言既出,滿堂公卿大臣投來目光,像是萬箭穿心般把包元乾打量了個遍。
包元乾旁若無人,有模學樣地舉起笏板。他方才不知道朱棣想以什麼破局,不過如今看來他卻猜了個七八分,這事還得是要自己起這個頭。
「啟稟聖上,塞北諸部所圖的不過是蠅頭小利。他們南下劫掠無非是邊境關口閉塞,物資獲取極為困難,才會鋌而走險。」包元乾心思飛轉,緩緩道:「若是能在邊境由官府開設幾個互市之所,能夠以和平的方式交易物資,那韃靼人又有誰願意刀口舔血,鋌而走險呢?」
他此言一出,楊榮等人面色暗沉,皺眉不解,可他們是明白人,心思早都活絡起來。心道這個包元乾以文官大學士之職,竟然並未替文官說話,反倒是贊同武人們主和的建議。
「包元乾,你好生放肆!」身側的方賓指著他罵道,「我泱泱上國,豈能與一夷狄妥協互市?!聖上,此人乃巨女幹,此言當誅!」
朱棣虎目微眯,自帶三分笑意不置可否。
包元乾則對方賓道:「我只是對淇國公與豐城侯提議深表認同,如何就成了巨女幹?互市若能替代戰爭解決棘手難題,又何嘗不能一試?方大人可知大軍出塞一回,需要徵調多少將士,民夫?要花費多少萬兩庫銀?又需要調集多少萬石糧草?阻塞的北段大運河又是否能承受這等體量的糧草運輸?」
戰爭打得不是軍隊,而是糧草。一萬人的作戰軍士,至少需要三萬至五萬的民夫在後運送糧草,連綿不絕,一日不敢歇。
這些糧草不可能單單從民生凋敝的北方籌集,而自南方而來便會遇到堵塞的運河北段,這些糧草根本不可能從水路運來。只能靠著人背馬馱,翻越太行,燕山等群山而出,艱難出塞,其困難可想而知。
方賓高談闊論道:「戰爭豈有一成不損的?若是一戰功成,即使承受些許傷亡為代價也可一勞永逸!」
「昔日可以,如今卻決然不成!」包元乾厲聲斷道,「豐城侯已言再三,靖難數載,國力損耗極重。如今正當是修生養息之際,豈能再動刀兵北征?方大人可曾想過,若是韃靼避而不戰,聲東擊西,我軍糧草遷延日久,乃是何等的損耗?一萬人一日便要吃掉一百石糧草,十萬大軍便是一日一千石糧草。若是曠日持久,北地凋敝的民生能否久持?南方的糧草又能否即時運抵北地?若是一戰失利,轉瞬便是攻守易勢,屆時不單北伐無功,甚至還會將戰火燒到長城以內!」
李景隆暗自點頭,見包元乾果然在替武將說話,心頭自然欣喜。他走出道:「啟稟聖上,微臣以為包元乾言之有理,如今大運河阻塞不通,實在難以承受大軍北征之需。」
包元乾道:「再說微臣此意,也絕非媾和韃靼。」
「何意?」朱棣依舊不置可否,淡淡問道。
包元乾其意,知道是時候由自己把話題帶到他想聽得地方了。
他恭謹道:「這些塞北諸部,貪財好物,目光短淺,乃是得過一日且一日。微臣請求互市,只是為了給大明休養生息而爭取時日,其一先以互市此等溫水煮蛙之策麻痺韃靼部落,讓他們認為大明妥協無暇北顧。其二則是攘外必先安內,如今白蓮猖獗,人心散亂。需得大明數年後處理好這等內政民生,疏浚運河,有了獅子搏兔之力,萬無一失時再行北征,韃靼定當倉皇北竄,那才是一勞永逸之策!」
「好,不愧是大學士,好一個溫水煮蛙,攘外安內之策。」丘福率先附和道:「聖上,臣認為大學士這番話,實在是妙的很!」
包元乾聽丘福應和自己,心頭自覺好笑,心道包爺不僅說話妙,一槍搠死你兒子更是妙上加妙。
朱棣含笑點頭,瞥向一旁夏原吉道:「夏愛卿以為如何?」
夏原吉應聲而出道:「臣執掌戶部,深知朝廷舉步維艱,不宜北伐。大學士方才所言句句在理,臣並無異議。」
夏原吉乃文臣中一言九鼎之人,他既然都這般附議,文臣中雖然不少人竊竊私語,不過也不敢再進言。
黃淮,解縉二人拐了楊榮一下,拋去了不解地神色。楊榮斜目看著包元乾,直皺眉頭卻一言不發。
朱棣聽了夏原吉的話,這才呵呵兀自淡笑起來,緩緩起身負手踱步道:「朕自以為包元乾言之有理,如今這白蓮猖獗,為禍一方,實在是肘腋之患。若不除此內賊,安可言北伐韃靼?!」
他語氣陡轉之下,冰徹透骨。下意識地瞥向了一旁的紀綱,紀綱趕忙跪地。
「可身為天子耳目的錦衣衛卻數次捉拿不力,甚拂朕意。朕克承大統,這才破例啟用錦衣衛...可是天子親軍卻翫忽職守,區區一白蓮教竟然屢屢追查不力,甚至讓之與浪人勾結刺王殺駕。」朱棣拳頭握地咯咯作響,冷冷道:「朕雖為九五,卻耳目失聰,小憩之時都只能讓宮人值守,錦衣衛實乃讓寡人失望。」
「臣罪責難逃,辜負聖心,請聖上治罪!」
紀綱跪伏一旁,高呼請罪,奴顏婢膝至極。
朱棣冷哼一聲,看也不看他一眼。掃視群臣,群臣都緘默不語,就連方才吵得最厲害的方賓,胡廣也靠向一旁,生怕惹怒朱棣。
包元乾旁視兩側,見一個個都像縮著頭的烏龜,他輕嘆一聲心頭思索一番,眼神抬起直視朱棣。
跪地昂聲便道:「臣有一策,可使白蓮旋而覆滅,又可使聖上高枕無憂!」
他一言既出,文武兩側大臣都注視著他,心道這廝這個時候來觸黴頭?
朱棣展顏一笑,大喜道:「哦?快快起身,你可有什麼良策?!」
包元乾起身躬揖道:「啟稟聖上,臣認為錦衣衛之不力,多源自於其權勢過於一家獨大。除了聖上之外,極少有人可以轄制錦衣衛,還極有可能成為某些野心之人的囊中私物,假公濟私。」
楊榮幾人聽罷,眉頭一抬,大喜過望。沒想到這個包元乾方才雖然站在武人一側,沒想到轉頭便給了武人一個下馬威。
這錦衣衛可是趙曦與紀綱共掌,就算紀綱與之不是一派,但是趙曦可是被包元乾一番話實實在在給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