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了那個隱藏在暗處的影子,就是父皇派來的頂尖暗衛之後,一種奇異的平靜,反而籠罩了昭陽宮,也籠罩了趙明月的心頭。...

不再需要日夜懸心猜測那未知的窺視者是敵是友,不再需要為每一個細微的異常而輾轉反側。答案已經揭曉,雖然沉重,卻也帶來了一種塵埃落定般的清晰感。她知道了自己面對的是什麼——一道來自皇權最高處的、無處不在的目光,以及一份冰冷、專業、卻又在某種程度上“可靠”的保護。

日子,彷彿又回到了最初的軌跡。

趙明月依舊是那個安靜溫婉、深居簡出的昭陽公主。她按時去鳳儀殿請安,回來後便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看書,習字,偶爾對著窗外發呆,或者在天氣尚可時,由云溪陪著,在庭院裡極其緩慢地散步。她臉上的病容似乎並未消減,說話的聲音依舊輕柔,舉止也依舊帶著幾分刻意保持的、符合她身份和處境的謹慎與低調。

只是,有些東西,在她心底深處,已經截然不同了。

她不再刻意去尋找那個影子可能留下的痕跡,也不再設計那些充滿試探意味的“巧合”。她知道,他就在那裡。或許是庭院裡那棵枝繁葉茂的古槐樹上,或許是殿頂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又或許,是更近的地方,近到只隔著一堵牆,一扇窗。

這份認知,讓她在獨處時,多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不再是純粹的孤寂,而是一種……被無聲“陪伴”著的孤寂?

有時,她坐在窗邊看書,看到某個有趣的段落,或是發人深省的句子時,會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悠悠地望向窗外那片空無一人的庭院,唇邊甚至會逸出一聲極輕的、彷彿自言自語般的低嘆或淺笑。她知道,這或許會被那個影子記錄下來,成為呈報上去的“日常行為”之一。但她並不在意。她甚至隱隱覺得,這種單方面的、無聲的“分享”,或許是她與那個冰冷世界建立聯絡的唯一方式。

她也會在侍弄窗臺那幾盆半死不活的花草時,輕聲嘀咕幾句。“今日陽光正好,你們可要爭氣些,多長片葉子出來給我瞧瞧。”“這土似乎有些幹了,得讓云溪記得澆水……”這些話語,輕柔得如同夢囈,飄散在空氣中,似乎只是說給那些花草聽,又似乎……是說給某個可能同樣在注視著這些花草的“聽眾”。

她不再在窗臺上放置任何東西,無論是熱茶還是冷茶。但有時,當她在庭院裡散步,看到一片形狀特別好看的落葉,或是一顆圓潤光滑的小石子時,會順手撿起來,回到殿內後,便隨手將其放在書案的角落,或是窗欞邊上。不是刻意的饋贈,更像是一種……無意識的、記錄生活痕跡的習慣。她不知道那個影子是否會注意到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物件,也不知道他會如何解讀。她只是,順應著自己的心意去做。

她開始活得更加“坦然”了一些。既然無法擺脫這道影子,既然已經知道了他的存在和基本準則,那麼,過度的警惕和偽裝,反而顯得刻意和不智。她只需要繼續扮演好自己“無害”的角色,同時,也保留著一份屬於“趙明月”本身的、真實的核心。

這份核心,或許就藏在她閱讀那些深奧典籍時的專注眼神裡,藏在她偶爾望向宮牆外天空時流露出的那一絲嚮往裡,藏在她與云溪相處時,那份卸下防備的、真實的溫情裡。

她相信,如果那個影子真的足夠專業,足夠敏銳,他應該能從這些日常的點滴中,逐漸拼湊出一個更真實的、不僅僅是“體弱溫婉”的昭陽公主形象。至於他會如何評判,那便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

古槐樹的陰影之中,凌霄依舊如同最忠實的哨兵,履行著他的職責。

監視,記錄,保護。

日復一日。

昭陽公主的生活,在他的眼中,依舊是那般平淡無奇。規律的作息,簡單的飲食,有限的活動範圍,以及……那似乎永遠不會痊癒的病體。

但不知從何時起,他對這份“平淡”的觀感,開始發生了極其細微的變化。

他不再僅僅是記錄“目標何時起身、何時用膳、何時看書、何時歇息”這些冰冷的資料。他開始……不由自主地,注意到更多。

他注意到,公主看書時,並非只是打發時間。她那雙清澈的眼眸裡,常常會因為書中的某個觀點而閃爍出思索的光芒,眉頭會微微蹙起,彷彿在與書中的先賢進行著無聲的對話。她看的那些書,道藏、醫經、地理志……枯燥而深奧,絕非尋常女子會感興趣的讀物。這讓他不禁疑惑,她那看似柔弱的軀殼之下,究竟裝著怎樣一個豐富而獨立的靈魂?

他注意到,公主偶爾對著空氣自言自語,或者對那些花草低聲呢喃時,那並非痴傻,反而帶著一種……看透世情後的淡然,以及對渺小生命的溫柔。那些話語,有時帶著淡淡的憂傷,有時又透著一絲狡黠的笑意,讓他這個習慣了絕對寂靜和冷酷命令的“影子”,偶爾會感到一絲……不合時宜的好奇。她究竟在想些什麼?

他注意到,公主雖然對所有人都保持著溫和疏離的距離,但唯獨在面對那個叫云溪的侍女時,會流露出真實的、不加掩飾的關懷與依賴。主僕二人之間那種無需多言的默契和深厚的情誼,是他從未在暗影閣、也從未在皇宮其他地方見過的。那是一種……他無法理解,卻又隱隱覺得有些刺眼的“溫暖”。

他甚至注意到,公主偶爾會撿拾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物件——一片落葉,一顆石子,然後隨意地放在窗邊或桌角。這些動作毫無意義,卻又帶著一種……孩童般的純粹?還是說,這也是某種他尚未解讀出來的試探?

每一次觀察,都在ubtl地修正著他對這位昭陽公主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