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達飛拿著手鏟,在探方的內壁上,劃下了一條一條的線。

從最上面的現代耕土層,到近現代,再到宋代,商周時期。

很快,上層大約五六十厘米的土層,就被分成了四個文化層。

這四個文化層,用肉眼看的話,其實土層並不明顯,雖然有那麼一點土色的差距,但是想要精準的分辨出來,還是很難得。

只有謝達飛這種專注于田野考古十多年的專家,才能如此金準。

不過,當文化層劃分到下層後,哪怕是謝達飛,也有些遲疑了。

再往下,就已經進入到三星堆的文化層了。

而要給三星堆文化層分層,就很難了。

從肉眼上來看,下面的土層土色幾乎是一致的,光憑藉土色,很難去做出區分。

但是顯然三星堆作為一個橫跨兩千年的文明,不可能不分文化層的。

現在挖到的最底下,出土了陶片和石器,說明應該是新石器時期晚期左右,也就是三星堆文化最早的起源一期。

而中間還夾雜了三期青銅文化,到最上面這層才是晚商文化層。

“這就已經到三星堆時期了,就是三星堆時期以下的分期,就不是很明白了。”鄧芯誠懇的說道。

雖然她是學植物學考古的,但是也並非就不會文化層分層了。

上面的幾個文化層,她也是可以分出來的,只是下面進入三星堆時期後,實在是有些太複雜了。

“先刮一刮看看嘛。”謝達飛也凝重的點了點頭,不像之前那麼隨意了。

他拿著手鏟,在坑壁上颳了起來。

這樣做的意義很簡單,就是將外面這層已經風乾了的土掛掉,看看裡面的土層土色。

剛露出來的土層,是最好辨別的。

只是,當將表面的一層土層刮掉之後,站起來看看,實際上還是不好區分這三星堆文化層。

至少,陳翰和鄧芯是真看不出來區別。

“看不出區別啊。”

“這有沒有可能是同一個層位啊?只是倒了不同的東西,所以形成了不一樣的東西,才比較難分辨。”

鄧芯和陳翰都在討論著。

然而謝達飛卻沒有這麼認為。

可能對其他人來說,這種文化層的分辨很難,工地是挖不懂的。

但是謝達飛可以。

整個三星堆遺址,都在流傳一句話,想要分清楚地層,找謝達飛是準沒錯的。

他只要摸一下,就立馬能分出哪期是哪期!

在大家眼裡都差不多的泥土,在謝達飛的手上,卻有粗糙和細膩之分。

哪怕顏色一樣,但是上手一摸,卻也能摸出不同年代的土層差異。

這是一手絕活!

現在,謝達飛就在使用這門絕活了。

他伸手撫摸上了剛刮出來的土層,上下那麼一摸,心裡就有數了,拿著手鏟就在土層上開始劃線。

一期,二期,三期,以及目前坑底正在發掘的四期。

土層全都被他給分了出來。

“厲害啊,謝師兄!”

“還得是達飛哥。”

陳翰與鄧芯都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