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二章 貝幣的出現(第1/2頁)
章節報錯
“喲,這還是一件方罍啊!”
“這玩意即使是在中原地區都不太常見啊,沒想到三星堆居然會有!”
“而且這間做的還是比較精細的那種,是高等級貴族才會擁有的罍啊!”
拿著把刷子趴在浮動木板上,陳翰驚喜連連。
方罍是一種商周時期的盛酒器、盛水器,多位銅製或者陶製的,形制為小口、斜肩、深腹,小平底或者圓足。
並且銅的方罍一般都會有複雜的紋飾。
民國時期,曾經在湖南出土過一件商皿方罍,為商代晚期青銅器,因器口銘文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
這件方罍是晚商青銅器巔峰工藝的作品,製作非常精美!
器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蓋呈廡殿頂形,罍身作長方口,直頸,高圈足。全器以雲雷紋為底,上飾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
肩部兩側裝飾雙耳銜環,正面腹部下方置一獸首鋬。四面邊角及各面中心均裝飾突起的長條鉤戟形扉稜。
商皿方罍器型碩大,雄渾莊重,雕刻精美,富麗堂皇,是晚商青銅器鼎盛時期的代表之作。
反映了華夏青銅器鑄造鼎盛時期的高超技藝和攝人心魄的氣勢,被譽為“外形與內涵”兼具的“神品”,被譽為“方罍之王”。
其器身上充滿了各種浮雕、紋飾,精美程度哪怕是現代人看到了,都要拍案叫絕。
現在存於湖南博物館中,陳翰曾經去參觀過。
眼前這件三星堆的方罍,論精美程度,和那件方罍之王,肯定是沒得比的。
陳翰正在清理的這件方罍,形制較為古樸,簡約,器身雖然也有紋飾,但是並沒有誇張的浮雕,整體看著很“平平無奇”。
不過,這件方罍內部盛放的東西,卻一點都不平平無奇。
罍,是一種華夏文化特有的盛酒、水器,除了華夏人,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不會製作這種特別的青銅器。
三星堆能出土方罍,這再次說明了三星堆文化是華夏文化的一部分。
不過這種已經毋庸置疑的事情,並不能讓陳翰感到絲毫驚喜。
讓他驚喜的是,這件方罍並不是用來裝水的。
似乎,“罍”這種青銅器在傳播到蜀地的過程中,發生了用法的改變。
在商周人那邊,罍是用來裝酒水的器物,畢竟商人愛喝酒嘛,大多數精美青銅器都是裝酒而創造的。
周人繼承了商人的青銅器文化,所以罍這種器物也保留下來了,不過在周代就沒有那麼的常用了,變成一種小眾青銅器。
但是在蜀地,可能是三星堆人對酒的喜愛,沒有商人那麼的誇張,所以這件商人用來裝酒的方罍,在三星堆卻是用來當做儲存器的。
類似存錢罐的作用。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陳翰在清理的時候,在這件方罍的泥土旁邊,發現了一些貝殼、珍珠散落。
方罍的器身內,現在已經塞滿了泥土。
但是,透過散落在罍口的部分貝殼和珍珠,陳翰已經可以判定,這個方罍在埋入土裡的時候,應該是裝滿了貝殼和珍珠的。
這個發現,讓陳翰十分驚喜。
這說明,在古蜀人原始的貿易體系中,也許貝殼和珍珠,便是他們的一般等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