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章 抵達三星堆(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星堆遺址,一共有四期的文化層。
第一期是早期堆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也就是四川盆地最早期的新石器文明,大致可以和中原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同期。
而第二期文化,則是已經步入了早期青銅文明,差不多也就是夏朝存在的階段。
第三期文化,則是中期青銅文明,青銅的運用已經步入了成熟階段,對應的是中原的夏晚期到商早期階段。
第四期文化,同樣是中期青銅文明,對應的是商中晚期到周初時期!
從文化層的分佈,就可以看得出來,四川盆地孕育出來的三星堆文明,應該是本土發展出來的文化。
當然,在發展的過程中,三星堆文化應該是有和外界文化交流,融合過的。
在三星堆遺址中,發現過有黃河流域文化比較典型的玉製禮器,也有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陶器風格。
不過因為蜀地遠離中原,又是一處四面是山的盆地。
所以蜀地發展出來的文化,獨立性要比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文化獨立性更高!
最具特點的,就是三星堆遺址發掘出土的那些青銅人像。
這些青銅人像上的“臉”,基本上和中原文化中的人形形象大相徑庭。
以至於一度被很多現代網友,認為三星堆遺址是外星人留下來的。
所以他們才會眼睛那麼大,又外凸的厲害,看著和外星人一樣...
當然,這種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透過考古發現,完全可以確定,三星堆文化是發源於地球的本土文化。
只是因為人家並沒有多和中原文化產生過多的交集,才顯得和黃河流域的文物風格很是迥異。
三星堆文明本身,就是一種非常獨特、很多器物具有唯一性的文明。
而這種文明特別性,主要表現在藝術上空前的高度。
特別是一些青銅器造型的獨特精美,鑄造技術的精湛高超等方面。
這種文明充滿人性化因素。
在同時期中原地區出土的器物上,人都不是主體,而是裝飾物。
三星堆就不一樣了,它以人為主體、藍本進行藝術創造,發揮了古蜀國那種浪漫的想象力。
在當時,中原地區是威權政治、王權政治。
古蜀國的政體就不太一樣,佔據主導地位的神權色彩比較濃郁,是以宗教來維繫國家的運轉,所以青銅大立人很可能就是最高等級的祭司或者是巫師的形象。
因為是祭司或者巫師,所以在形象上,多要表現出一些“非普通人”的特徵。
所以這些青銅人像,在製作的時候,都融入了很多古蜀國人的浪漫,他們誇張化的製作出了這些眼睛十分大且外凸的“祭司”形象,是一種抽象的藝術。
並不是說人家古蜀國人就真的長這個樣子了。
這點其實在歐洲的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文化早期時的一些人物凋像,壁畫上也可以見到。
歐洲早期的一些文化、民族的凋塑,人像,做的也非常抽象,抽象到看起來更像是蛤蟆,而非人...
這種“抽象藝術”,一直廣泛的存在於全球各地區的早期文明之中,特別是宗教文化越濃郁的文明,就越搞得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