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九章 神秘的古蜀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年重啟三星堆考古發掘工作後,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
「現在正在抽調全國精銳的考古工作者,前往三星堆進行考古發掘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重啟的三星堆考古專案,利用了大量的高科技裝置,是科技考古專案。」
「這玩意是你們年輕人比較在行的事情。」
「不然小陳這次就由你帶隊,代表我們社科院考古所,前往三星堆支援?」
孔建文笑眯眯的和陳翰說道。
三星堆遺址,南距SC省省會成都40公里,東距廣漢市區7公里,是一座由眾多古文化遺存分佈點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遺址群。
目前,考古學家將該遺址群的文化遺存分為四期。
其中一期為早期堆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則屬於青銅文化。
遺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時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續近2000年。
擁有四個文化層,佔地12平方公里的三星堆遺址群規模巨大,範圍廣闊。
目前已確定的古文化遺存分佈點達30多個,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灣」、「真武宮」,北部的「西泉坎」,東部的「獅子堰」,西部的「橫樑子」,以及向西延續的「仁勝村」、「大堰村」等遺址最為重要。
經過幾十年的多次考古發掘工作,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銅器、金器,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徵,自成一個文化體系。
目前已經可以確定,三星堆應該就是四川盆地本土發源的古蜀國文化的源頭。
作為一處具有區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遺址。
它的發現,為已消逝的古蜀國提供了獨特的物證,把四川地區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在1986年7月至9月發掘了兩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銅、玉、石、陶、貝、骨等珍貴文物近千件。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三星堆考古都是圍繞著這兩座大型商代祭司坑進行的。
直到去年,三星堆再次重啟了新的發掘工作,再次發現了六個大型祭祀坑。
準確的說,並不是新發現,而是新發掘!
之前早就已經勘探出這些祭祀坑了。
只是因為之前兩座大型商代的祭祀坑一直都處於後續研究階段,還沒研究徹底呢,就不急著開新坑。
直到今年,才準備開新坑。
現在暫時應該是要啟動三、四號祭祀坑的發掘工作!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對華夏文化溯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因為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
歷史學界一向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
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華夏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絡。
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以前歷史學界認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然後漸漸地傳播到全中國。
一直以來,我們華夏人都認為,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母親河,一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都是從黃河流域開始的。
而長江流域,則是後來黃河流域的文化向南拓張,才征服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