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幾位社科院考古所的專家,來參觀參觀。”

傅譜滿臉堆著笑,領著李教授、孔建文、陳翰他們一行人,走進了西耳室內。

經過十天的清理,西耳室內原本60厘米厚的隨葬品,基本上全都被清空了。

那套簡陋的浮空作業工具,也被拆卸掉了。

傅譜很方便的就請他們走進了西耳室。

“真是麻煩你們了,讓你們多等了幾天。”

“沒辦法,這西耳室內的隨葬品,真的太多了,我們所全力清理,這才能在十天內清理好。”

傅譜笑著與李教授寒暄著。

他這次將社科院考古所的一行人請來,主要是希望幾位經驗豐富的專家,幫一些認不出來的文物掌掌眼。

考古發掘出來的文物,認不出來的情況太常見了。

只是廣州考古所畢竟是地方考古所,要論眼力見,確實是沒有社科院考古所的專家好。

傅譜就想著,一些他們認不出來的物品,也許李教授等人能認出來是啥。

除此之外,廣州所還發現了一些和這座墓有關,並且可能聯絡到墓主人身份的東西,傅譜也希望能和社科院的同事們通通氣。

畢竟之後大家還要一起開主墓室呢。

“除了常見的金銀銅器、玉器、漆木器之外,我們還在西耳室發現了一些其他材質的文物。”

“其中大部分是象牙。”

“有未經加工的大象牙一捆五支,不過已經朽裂成小塊了。”

“也有刻畫象牙卮,象牙算籌,殘牙凋漆三件。”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意義不明的礦物,不容易分辨的藥材,以及一些重要的封泥。”

聽著傅譜的介紹,陳翰在一旁不斷點頭。

南越王墓裡發現象牙不稀奇。

華夏人,在公元前的時候,對大象是一點都不陌生的。

三國時期,領有交州計程車燮還給孫權送大象呢,後來孫權又給曹操送大象。

再往前數。

黃帝炎帝的時代,中原黃河流域還在跑大象呢。

到春秋戰國時期,大象退到了長江流域一代,楚國以及嶺南地區還在跑大象。

到了兩漢時期,大象的棲息地逐漸縮小至嶺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區。

這個時候,嶺南便成為象牙集散地。

這些象牙上賣到西漢的巴、蜀二郡,下與東南亞的各種原始部落交易。

保不齊還被外國海商帶到了中東地區去。

倒是應該不會賣到印度,人家印度人的大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