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十五國大交通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大乾國搞大交通三年之後,柳家汽車廠生產的第一批一千輛大卡車上了路。
這種交通工具的出現,讓人們看到了搞好交通對這個世界的好處。
周邊那些看戲的國家也坐不住了,都想著參與進來。
承建方是柳家,他們自然就找上了柳家。
在這之前,這個世界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交通建設,所以大乾皇帝提出來要搞這個東西的時候,朝廷的大佬基本上都是反對的,覺得開支太大,收穫太小,後面是聽到柳家願意負擔所有的支出成本,才同意展開這個專案。
可現在,高質量的交通網路帶來的便利讓大家都看到了,那些國家都有了很高的建設意願,他們找柳家,就不再尋求柳家承擔成本。
因為柳家不是白白的給他們修路,而是要獲得一百年的運營權。
現在有心之人能夠看得出來,把握住交通的運營權,以後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好處。
交通的運營權被某個商行控制住,實際上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
交通越發達,恐怖係數越高。
他們更願意由朝廷主導這樣的交通網路。
朝廷沒有那麼多錢,也可以吸收民間投資,由自己國家的商人和大地主來控制運營,顯然比把這個交通運營權交到外人手中要好。
另外一點,雖然大多數國家的國庫都沒有多少錢,可是,那些國家的權貴階層還是很有錢的,平時他們有錢就是購買土地,現在看到修路能夠搞到錢,也願意將多餘的錢拿出來,弄上一段路的運營權,給子孫留下另外一條路。
畢竟土地越買越少,價格越買越高,價效比越來越低。
他們手中的閒錢也需要找到一個穩妥的投資渠道。
不然埋在地底下發黴太可惜了。
多個國家向柳家表達出了合作修路的意願,最後柳家整合了周邊十多個國家,研究了一個多月,弄出了一個十五國大交通計劃。
這十五國,就包括了大乾國,或者說是以大乾國為中心建立起來的一個連線十五個國家的大交通網。
有了這麼一個完整的交通網路,可以把周邊十五個國家都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加大物資的流通,讓商業活動更加緊密。
這裡面就將柳家的汽車廠和煉油廠都包括在裡面。
柳家也同樣的出了一些錢,獲得了一定的運營權。
——對於柳家來說,能不能透過這個賺錢,其實並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只要保證自己的商隊能夠使用這交通網路就可以了。
能以更低的成本把路修好,對他們這種做工業的商業集團來說更為重要。
交通運輸越發達,他們能夠賺到的錢就越多。
在交通運營權上面,他們只要了一成左右。
這一個十五國大交通的構想提出來,給這十五個國家也帶來了勃勃生機,讓一些國家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
修橋修路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工人,也需要大量的建築材料,那麼大的工程,都要從大乾國運過去,哪怕柳青能夠動用大量的修真者,也有點忙不過來。
何況修真者是寶貴的生產工具,需要用到的地方太多了,也不能全部用在運輸上面。
所以,那十幾個國家為了這麼一個大交通網路的基建專案,和柳家合作成立了很多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