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罪民們(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清風上任知縣之後,一切都是按舊制來,沒有主動的做什麼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在他這裡,就像不存在一樣。
每天在縣衙都是讀書作文,更像是一個讀書人,而不是一個官員。
他帶來的那些人,倒是經常出去逛集市,跟城裡的人嘮嗑,也跟城外的罪民們嘮嗑。
這也是在瞭解古木縣的情況。
他剛來的時候,縣裡的陳主簿和羅縣尉都有一些擔心,怕這個新來的上司不好惹,怕自己的位置不保。
特別是這個新來的知縣一看就不是窮人家出來的進士,隨從都帶著幾十個人,明顯大戶人家。
這樣的人最不好相與了。
沒想到人家來了之後,安安分分的,都沒找過他們的茬子。
每一次見面也都和顏悅色,態度好得很。
相處的時間長了,也漸漸的放下心來。
明秀表現得倒是挺積極的,看中了一個地方蓋道觀和城隍廟,就跟徐清風說了,把這地方圈了出來,準備著建設。
選好了位置,然後就得請會蓋房子的匠人來商議具體事宜,需要多少材料,需要多少人工。
天底下所有的道觀都是一個規格,有圖紙在那裡,不需要明秀自己來設計。
倒是城隍廟規格不一樣,有的地方建得很大,有的地方建得很小,沒有一定的標準。
估摸出一個大概之後,明秀就開始化緣了。
一個商戶一個商戶的去問,向他們募捐蓋廟的錢。
縣裡幾個大佬也都被他登門造訪尋求捐助。
最後,徐清風代表古木縣所有官民,捐出了五千兩銀子,用來營造這一觀一廟。
一個縣城的道觀和城隍廟,造價當然不需要那麼高,這五千兩銀子的捐贈,至少得有一半會回到徐清風手上。
剩下的那些,明秀還能落一點。
這段時間柳青也沒有閒著,天天去外面瞭解這一片區域老百姓的生活狀態。
這個世界的人都看不到他的存在,這使得他想要了解別人家的生活很方便。
城裡的一共就幾百戶人家,沒幾天時間,他就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
陰私的東西都聽了不少。
然後,又去了城外瞭解那些罪民們的生活。
罪民們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分到了不少的土地,可那些土地不是屬於他們的,而是屬於朝廷的。
他們在這裡種地,三分之二的收成都要上繳給朝廷。
也不只是種糧食,有些不能種糧食的地方,就種上棉麻這樣的經濟作物。
倒是沒有養蠶的。
可能還是因為這裡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家,穿不起絲綢的緣故。
一個人要種二三十畝地,也只有種那麼多地,並且將那麼多地給種好,他們才能夠吃得飽飯,還能買點必要的生活用品。
這個世界的糧食產量太低了。
他們種的是水稻,而且只有一季,一畝地的產量通常在一兩百斤的樣子,好的能到三百斤,但那得是好地。
三分之二都要交給官府。
說是三分之二,可在實際的收繳中,往往會要多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