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把張遼抬進武廟(第1/3頁)
章節報錯
十萬大軍,孫權此生第一次指揮這麼多人。
哪怕在顛簸的車架之中旅途疲憊,也絲毫不減他的熱情。
“傳令子明,糧草輜重只留十萬大軍半月用度。其餘在柴桑大營不動,孤等最多半月必下合肥,便去柴桑。”
此戰除了呂蒙、陳武、董襲、甘寧、淩統、潘章、宋謙、徐盛、丁奉、蔣欽、賀齊等將領。
等大軍到江淮以後,也會與駐守附近的孫皎、周泰、朱然、朱桓、全琮等人匯合。
兵力,將領方方面面都是碾壓。孫權實在沒理由,把合肥當一回事啊。
這半月的後勤,都還是孫權謹慎起見,算上大軍來回消耗。
如今劉賢的新農法,早就推廣到整個大漢了。
江東本就水道縱橫,這裡種水稻作物有天然優勢。“江南熟而天下足”還有點困難,但地利優勢確實增加孫權的糧食產量。
何況還有交州也極其適合種水稻,單比糧食而言目前孫權治下最多。
但孫權手下世家影響力也最大,每年秋收夏收糧食多被世家截去大半。
能進孫權府庫的也不多,還需要省著點。
新農法劉賢沒打算藏著掖著,雖然是有資敵嫌疑,可這些都是自己的同胞。
每畝地哪怕多增加一畝地,便能讓百姓多吃一口飯,能活下多少人啊。
當初吳巨帶來的高產“交州稻”,已經經歷兩季培育。最多再收割四五個季度,便能推廣治下。
到時候掌握荊益產糧地區的劉備,只會比孫曹更有優勢。
“傳令,我軍先攻皖城。使曹軍僅剩合肥一城,屆時圍攻合肥必下!”
“喏!”
就在孫權一路歡快北上的時候,合肥城中卻是另一番光景。
“報!報張將軍,孫權親率大軍正在圍攻皖城。朱太守命小人拼死突圍,請將軍快發兵救援吧。”
“稍遲,恐皖城便要被破了!”
一員小兵兵甲破敗,灰頭土臉顯然是經歷了一場廝殺才逃了出來。
“啪!”
“皖城危機,不知二位將軍誰願領兵,前往救援?”
張遼勐的拍桉而起,看向兩旁的李典樂進詢問道。
“哎,如今孫權帶甲十萬而來。我合肥只有七千兵馬,即使全去也於事無益。若孫權以我軍分兵來攻,反而會使合肥有失。”
李典聞言冷聲說道,他和張遼關係可不怎麼好。
(孫權十萬大軍來犯聲勢浩大,合肥守軍自然得了訊息。如今駐守合肥的只有三將,張遼樂進李典。不僅兵力一萬都不到,主將中的張遼李典還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