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士大夫禮請張貴回京,甘願為學生!(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說呢,如果他們已經長大,就不會因為為夫不回京而慌亂了。」
張貴笑著問了一句後,就意味深長地說了起來。
「妾身也沒想到,他們會因為夫君您一直未還京而慌亂。離京前的幾日,他們許多人都會來府裡打探,著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商景徽說著就擰了一下娥眉說:「但想來,他們當中不少也算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皆是兩榜進士,不說別人,盧分宜、畢臨淄這些人皆也算是有能為的,結果沒想到,都因為夫君您不還朝急的不行,到最後都要親自攔我們的車駕了!」
商景徽說著就梨渦淺笑一下。
張貴則笑道:「這其實也怪不著他們,不是他們不聰明,是因為古人只教了他們如何透過處理內部君臣百姓間的關係來實現國泰民安,卻沒有教他們如何透過調動外部各自資源,包括外夷人口,來實現國強民富。你看看,無論是孔聖人還是孟聖人,都是教的對內執政的道理。所以,他們哪裡會知道怎麼去統籌外部的資源來強大自己的國家和人民。」
商景徽點點頭。
張貴則繼續說道:「就如這瀚海的煤礦,除了為夫知道怎麼把這些煤礦變成富國富民的真金白銀外,他們就不可能知道,因為他們就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天會因為他們素來忽視的奇技Yin巧而發生大的改變,饒是他們知道奇技Yin巧有大作用,也不知道發生改變的方向在哪裡,這不是個人智慧的問題,這是個人認知侷限的問題。」
「那夫君為何就知道呢?」
商景徽問道。
張貴笑道:「這你得問上天!」
商景徽愣了一下,莞爾一笑,沒有再說什麼。
就在這時,侍女來報說,陳子壯來拜。
張貴聽後便忙侍女傳話讓陳子壯在外間書房等候。
不多時,張貴就來了陳子壯這裡,看見了陳子壯。
兩人對視一笑,似乎沒有因為此前的一些分歧影響彼此的關係。
陳子壯先行起了禮。
張貴也回了禮,且先說道:「還以為公不會來,沒想到吾一請,公還是願意遠渡重洋而來。」
陳子壯道:「本不欲來的,也本不想再跟國舅爺您再打交道。但奈何,我士大夫現在的確離不了你這位任性而不把朝廷和天下士大夫放在眼裡的張國舅!」
張貴道:「公倒是直率。不過,公可有想過,為何你們離不了我這個外戚,反而我這個外戚能離得了你們?」
「這正是我要來見你的道理之一!」
「一則是受袁公、盧公之請,真誠來請你回京;二則就是要請教一下,大明走到現在這一步,怎麼我們反倒是離不了您這位國舅爺!」
「想我朝中袞袞諸公,哪個不是飽讀詩書,哪個不是家學淵源,哪個不是宦海多年,哪個不是睿智明斷?怎麼就偏偏沒了你國舅爺就六神無主起來!我等鴻臚唱名,本是好男兒,只有傲氣,結果如今不得不禮請你張國舅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