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士大夫們還沒長大?教育他們!(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華島。
此時與黃斌卿等一干西廠官將欣賞著高麗女子舞蹈的張貴正淺飲著酒,滿是愜意。
江華島本是朝鮮王族在戰爭危機臨近時的避難之所,故而這裡有現成的宮殿,一應道路交通也都齊全,農業也很發達,還有滿足朝鮮王公貴族需要的各類手工藝人和樂工。
而且,江華島本就在漢城也就是後世韓國首爾附近,氣候宜人,與漢城相隔很近,雖說是海,但其實相隔處狹窄的跟河差不多寬。
所以,張貴這裡暫時休憩,倒也不算是在荒野蠻荒之地受苦。
“老太爺和夫人他們還有多久到?”
不過,在這裡待著,唯一讓張貴掛念的就是他自己的家卷。
所以,張貴也就在這時問了黃斌卿一句。
黃斌卿回道:“劉宗敏已經先派了人出海來報,已經在來的路上,朝中官員沒有阻攔老太爺和夫人他們,甚至陛下還下旨著各州府護送,皇后娘娘更是降慈諭派人騎快馬送了人參等,還派了吳御醫來,說是給督帥您療養用。”
張貴聽後點首。
他對此朝中的反應沒有感到意外。
因為他清楚,現在大明無論是皇帝還是朝臣都很需要他,也都不會跟他的翻臉。
“這樣看來,我們沒必要再去鹿兒島,暫且還可以先在江華島待一段時間。”
張貴因而言道。
於是,張貴接下來也就真的沒有再繼續去別的地方熘達,而是隻待在江華島,整日間只讓戚盤宗安排一些工匠在這裡凋刻各類漢家名家詩詞的內容於當地石頭上,還凋砌一些著名漢家人物,涵蓋軍事文化與科學等諸多方面,如岳飛、李白、杜甫、蘇軾、戚繼光這些人。
張貴相信只要這江華島能一直是大明的,那就不用擔心將來高麗會以此為由說這些人傑是他們國家的人傑。
而張貴這樣做其實就是想坐實這裡將來變成漢家土地而已。
就在張貴於江華島閒居後沒多久,張國紀和商景徽這些家卷也乘船到了江華島。
“夫君!”
商景徽見到許久未見的張貴,自然是小別勝新婚,歡喜異常。
而張貴也笑著在她猶見風韻的少婦臉上多停留了幾眼,然後才過來向張國紀行了禮:“父親!”
張國紀卻有些不開興地轉過了身,問:“你是真打算要棄國棄君棄祖宗,讓我們到這孤島上來,跟你一起過主動流放的日子?”
“父親難道覺得這江華島不夠好嗎?這裡也有重樓玉宇,更有廣袤良田。且用的也是漢字,另外不出幾年,相信也人人能說漢話。”
張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