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三馬食曹(第1/2頁)
章節報錯
司馬懿誅殺曹爽,幾乎得到了曹魏上下,舉國的認同。
宗室認為曹爽欺壓天子,欺壓太后,穢亂後宮,專橫跋扈,實在是罪大惡極。大臣們則認為曹爽打壓忠良,專權亂政,侵吞財產,妄動干戈,虛耗國力。
所以曹爽被司馬懿誅三族,幾乎得到了宗室和大臣們的一致認同。
然而很快,宗室回過味兒來了,如今的司馬懿,早已不再像當年曹丕、曹叡在世時那邊溫良恭儉,而是徹徹底底的成為了下一個曹爽。
論資歷他是四朝老臣,先帝曹叡欽點的顧命大臣,朝中無人能比他資歷更勝。
論聲望他南征北戰,耗死了諸葛亮、平定過上庸、收復過遼東、擊退過陸遜,聲望無人能及。
論人脈,大批支援他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官員,都徹底追隨了司馬懿,司馬懿的黨羽如今已經遍佈曹魏,幾乎可以算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唯一不同的是,司馬懿還算是有底線的人,除了掌控了曹魏的朝堂外,並沒有做出曹爽那種侵吞內帑、穢亂後宮的事情來。
然而宗室們都感覺到,大魏如今已經不姓曹了,曹爽被誅三族後,宗室被誅殺了一大批人,如今的大魏朝堂上,宗室幾乎已經說不上話了,朝中一切大事,幾乎都是司馬懿乾綱獨斷。
為了安撫住司馬懿,曹芳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司馬懿固辭丞相之職不受。十二月,詔命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司馬懿又固辭九錫。
見司馬懿什麼都不收,曹芳以為司馬懿是嫌棄爵位太低了,於是一狠心一咬牙,直接封司馬懿為公爵,命司馬懿為相國,封安平郡公。
司馬懿固辭相國、郡公之位不受。
這一切令曹芳和宗室更加惶恐,他們明白,司馬懿什麼都不要,才是要得最多的。
於是曹芳知道,不得不下血本,才能滿足司馬懿了,於是封司馬懿為宣王。
司馬懿依舊還是拒絕。
曹芳十分的慌張,難道說要把皇位讓給司馬懿,才能餵飽司馬懿麼?於是曹芳派出心腹去問詢司馬懿,要如何才能接受封王?
司馬懿卻表示,自己一把年紀,行將就木,從無野心要什麼王爵,不過自己兩個兒子頗為聰慧,都是棟樑之才,希望陛下能夠加以重用。
曹芳頓時會意了,於是封司馬師為大將軍,長平鄉侯,食邑千戶,總攬天下兵馬。封司馬昭為衛將軍,封新城鄉侯,食邑千戶,守衛京畿。
如此,司馬懿終於接受了曹芳的封賞。
至於兵權,原本就全在司馬懿手中,如今名義上交給了自己兩個兒子,司馬懿也才放心。
司馬懿父子三人專攬朝政,對外卻主張休養生息,平息了所有的干戈,使得曹魏暫時進入了防禦階段。
屯駐宛城的王凌回到了駐地,臧霸則繼續留守宛城,作為毌丘儉八萬大軍的後備兵源,支援毌丘儉繼續與漢吳聯軍在新野對峙。
回到駐地的王凌,因為出征雍州曾多次抗拒曹爽,被司馬懿認為是反對曹爽一黨的,又因為王凌也是四朝老臣,資歷深厚,司馬懿為了拉攏王凌,進王凌為司空。
殊不知王凌實則對司馬懿父子三人控制朝堂的行為十分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