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見司馬懿稱病不出,更加肆無忌憚,在曹魏胡作非為,除了沒有皇帝的稱號外,幾乎行使了皇帝的一切特權。

見一切都在按照何晏的計劃走,何晏乘機建議曹爽,進司馬懿為太傅,將司馬懿徹底架空。

曹爽果斷採納,上奏皇帝,進司馬懿為太傅,剝奪了司馬懿的一切兵權,讓司馬懿好在府上安心養病。

為了進一步鞏固權力,何晏建議曹爽應該獲取更大的軍功,才可鎮服尚未臣服於曹爽的朝臣,建議曹爽發兵攻打潼關,進而收復長安。

曹爽原本是不願意的,因為他是真的被姜維打怕了。

不過何晏這時候得到一個寶貴的情報,說曹志和鄧艾偷渡陰平,差點滅亡了蜀漢。

姜維為了救援成都,抽走了長安戰場和宛城戰場的大部兵力,直接導致了漢吳十萬聯軍中兵力空虛,這才給了司馬懿一路將陸遜打回新野的機會。

荊州戰場如此,雍州戰場只會更嚴重,所以雍州戰場上,漢軍兵力也一定很空虛,當前的確是攻打蜀漢的絕佳時機,不但姜維不在,而且兵力也很薄弱。

曹爽覺得何晏的計策一向都是極好的。

之前採納何晏的計策,曹爽成功地實現了獨攬大權,架空了司馬懿。

這一回,想必也可以憑藉何晏的妙計取得一場大勝,從而將自己在大魏的聲望推高到頂點,他司馬懿聲望這麼高不就是因為戰功赫赫麼?倘若自己也能做到,看以後誰還敢多嘴說自己跋扈?

於是曹爽任命李勝為為徵西將軍,假節都督雍州、涼州諸軍事,率王凌、臧霸六萬大軍,出武關攻打潼關。

司馬懿聽聞後,不顧病軀找到曹爽勸阻,說此時長安仍有大量漢軍,冒然攻擊潼關,容易遭到漢軍打擊。

但曹爽堅持認為,只要姜維不在,漢軍都是一群可隨意拿捏的廢物,自己和雍州的漢軍打過許多次仗,深深地明白那群漢軍的水平,於是不顧司馬懿的勸阻,堅持出征。

於是曹爽親率了兩萬翼州騎兵,抵達宛城,與李勝、王凌、臧霸等人的六萬兵馬會師,然後八萬大軍出武關,直逼潼關。

大軍剛出藍田不久,就被諸葛瞻攻取了藍田,抄了退路。

諸葛瞻率領兩萬大軍屯藍田,其中包含了傅僉的兩千白耳軍和梁緒的兩千麒麟軍,再加上諸葛瞻麾下的三千御林軍和五千南蠻精銳,以及一部分漢中精兵,雖然兵力只有兩萬人,但都是精銳之師,戰力極強。

曹爽見糧道被諸葛瞻斷了,立即揮師攻打藍田,誰料諸葛瞻兩萬漢軍竟然將藍田城守得極其堅固,曹爽八萬大軍,打了三天竟然啃不下這塊硬骨頭。

第三天,潼關的守軍主動出擊,王平、魏延率領五萬大軍來到了曹爽的陣前,將曹爽的八萬大軍圍住了。

曹爽這才驚慌不已,王凌和臧霸都主張立即撤軍,以免再次陷入當年長安戰役的被動。

但徵西將軍李勝卻堅持一鼓作氣,在野外擊敗魏延、王平的潼關大軍,進而收復潼關。

王凌、臧霸、李勝幾人在曹爽面前爭執不休,臧霸怒道:

“李勝將會敗壞國家大事,應該將他們斬首。”曹爽不悅,無奈之下只好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