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殊激鬥(第1/2頁)
章節報錯
騎兵的衝鋒,向來是步兵的噩夢,當大股的騎兵向著吳軍的大陣襲來時,陸遜趕緊下令吳軍大陣開始結槍陣抵擋騎兵衝擊。
東吳的部隊,最強的是水軍,其次是步兵,但和曾經的蜀漢一樣,嚴重缺乏騎兵,不過在多年的與魏國征戰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套步兵對付騎兵的方法。
例如設定拒馬,挖掘壕溝,佈置鐵蒺梨等等,加上步兵結成密集的長槍陣,這些都可以有效地抵消一部分騎兵的威力。
然而因為文鴛率領的這支騎兵是陡然出現了,陸遜已經來不及佈置拒馬壕溝等物了,為今之計,只有在大陣前迅速佈置出大量的長槍方陣,來抵禦騎兵的衝擊。
騎兵的衝鋒速度極快,很快便衝到了吳軍大陣不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吳軍大陣之中開始射出密集的箭失,箭失落下,射翻了一些衝鋒中的騎兵。
然而更多的騎兵則更加奮力地打馬疾馳,百步的距離,只需片刻便能衝到吳軍大陣之中,衝鋒而來的騎兵已經擺好了數個鋒失陣,便如同一把把尖銳的錐子般,要鑿穿東吳的大陣。
而其中一個鋒失陣的陣前,領兵衝殺在最前沿的,乃是一襲白袍的文鴛,魏軍和蜀漢都公認的女武神。
東吳這邊,除了結成的各大方陣外,為數不多的一千騎兵,也在甘辛的率領下躍出了本陣,衝向了文鴛率領的騎兵,以期可以遲滯對方騎兵的攻勢。
騎兵最大的優勢便是在於,當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時,衝鋒的威力幾乎沒有步兵可以抵擋,可一旦這種衝鋒的速度受到阻礙降低下來後,失去衝鋒威力陷入肉搏戰的騎兵,未必是步兵的對手。
當然,騎兵對沖也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尤其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極有可能被對方一個衝鋒直接全數斬殺,可甘辛並不害怕,一方面是源於她對自己的武藝有著絕對的自信;另一方面,她也抱著向死而生的決心才敢於發起衝鋒。
當年張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十萬大軍後,東吳顏面盡失,軍心動搖。便是他的祖父甘寧,率百騎去劫魏營,以超凡的武力在魏營內縱橫馳驟,逢著便殺。各營鼓譟,舉火如星,喊聲大震。甘寧從寨之南門殺出,無人敢擋。
這是甘寧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連孫權都大為驚豔,連連誇讚甘寧道:“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以相敵也!”
甘辛一直盼望有機會能夠重現甘寧往日的榮光,率軍在敵軍萬軍之中走一遭,成就一段佳話。
故而才主動請纓,率軍對沖文鴛的騎兵大陣。
文鴛見東吳軍中殺出一股騎兵,便欲以絕對優勢的兵力,一舉擊潰出陣的吳軍。陳泰和夏侯霸見到吳軍殺出一支騎兵來,立刻把對付吳軍騎兵的任務交給了文鴛,他倆都知道文鴛的武藝,對此十分的放心。
避開甘辛出擊的騎兵後,左右兩翼的騎兵大陣繼續朝前衝鋒。
“殺啊!”
雙方的喊殺聲震天響起,騎兵有的端平了手中的騎槍,有的高高揚起了手中的馬刀,都希望能夠在第一輪對沖時,斬殺敵軍的首級。
文鴛所部,仗著人多,立刻變鋒失陣為鋒失陣加鶴翼陣,由文鴛繼續率領主力對沖,兩翼則分出兵力包抄吳軍騎兵。
而甘辛兵力不足,不敢分兵,只能讓軍隊儘量排開,擺出一副魚鱗陣交替掩護著向前衝鋒,以最大程度遲滯魏軍的衝鋒速度。
轟的一聲,兩支騎兵撞在了一起,文鴛高舉長槍,與甘辛的大刀相交。
“當”的一聲巨響,一股白紅相間的巨大氣息,勐地在陣前爆開,形成一股強大的氣浪,沿著二人兵器相交的中心迅速盪漾開去,掀起了一股強大的旋風,竟然掀翻了一大圈周遭的騎兵。
戰馬無法承受這麼大的衝擊力,文鴛和甘辛幾乎同時選擇了下馬步戰。
兩位女武將同時從馬上躍起,騰空而上,甘辛一躍三丈高,將戰刀舉過頭頂,似乎欲凌空而下,噼斬文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