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在漢末,一向是一塊不怎麼顯眼的地域。

雖然地域廣大,包含了後世的廣東、廣西,越南北部和中部,但因為漢人稀少,歷史上一直被稱為“百越”。

漢代,漢武帝平南越國,在原南越國地方設交趾刺史部,正式把交州納入大漢版圖,作為大漢疆土的最南端。

交州原本是一片荒蠻之地,在士燮主政交州時,許多中原人紛紛前往交州避禍。

故而交州的漢民逐漸多了起來,在士燮的經營下,交州也漸漸富庶了起來。

後來東吳派呂岱主政交州,迎來了士徽的叛亂。

士徽也是個十足的軟蛋,呂岱只帶了三千兵馬前往交州平叛,原本呂岱自己心中也是沒底氣,便派出士家放在東吳的人質士匡前去勸降。

沒想到士徽兵力數倍於呂岱,也不知道士匡對士徽說了些什麼,竟然真的就這麼投降了。

士徽還當即率領兄弟六人赤膊跪迎呂岱,誰料呂岱背信棄義,將他們全部斬首,並送首級至京城。

一代豪族士家也被呂岱幾乎屠戮殆盡。

呂岱也因此大功,被封為鎮南將軍,交州刺史,番禺侯。

如今呂岱,已經七十高齡,仍舊精神矍鑠,老當益壯。

他多次派官員“南宣國化”,還派出船隊出使“西南大海洲上”,境外扶南、林邑、堂明等國國王紛紛派遣使者至吳朝貢,讓東吳有了一種萬國來朝的氣派。

吳主孫權更是對呂岱厚愛有加,還把潘璋所部三千精兵交給呂岱,以加強交州的兵備。

前不久,孫權發來密令,令潘璋率軍,不惜一切代價,抓捕返回交州計程車匡。

呂岱不敢耽擱,給潘璋調集了一萬兵馬,並立即派出潘璋追捕士匡,如今潘璋出征已經多日。

七日前還有軍情傳來,說潘璋已經深入蜀境,攻佔了蜀國的西隨城,可接下來幾天卻訊息全無,令呂岱不由得有些焦慮。

呂岱久居軍中,老成持重,曾追隨過呂蒙攻取荊州,見識過蜀軍的戰鬥力。

他擔心潘璋輕敵冒進,所以派出了幾股斥候出去查探,但一直沒有訊息。

呂岱獨自來到交趾城頭,朝著北方望去,期待著能夠有潘璋軍隊的訊息。

呂岱獨立城頭,遙望遠方,駐足良久,心中思緒萬千。彷彿間,他隱隱約約見到一隊人馬過來。

他趕緊舉目遠眺,果然見一行人朝著交趾城而來,人數約有四千人。

隨著隊伍越來越近,他看清楚了隊伍的旗幟,乃是一面書寫著“潘”字的大旗。

呂岱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看來是潘璋的大軍班師回城了。

他趕緊來到城樓,只見潘平騎著駿馬走在佇列的最前方,後面跟著一個身著鐵甲,一身綠袍的將領,頭上扎著墨綠色的頭巾,緊緊跟在潘平的身後。

抵達城下時,呂岱見隊伍中沒有潘璋,便在城頭附身問道:“潘平,為何不見潘右將軍?”

潘平見城頭之上乃是交州刺史呂岱,趕緊拱手答道:

“呂刺史,家父率大軍殿後,令我先率軍回城,呂刺史快快開城門吧!”

呂岱正要下令開城門,卻突然疑惑道:

“潘平,你身旁那個小將軍是何人?我怎麼從未見過?”

潘平趕緊答道:“稟刺史大人,這位是我的副將,還未來得及給刺史大人引薦呢,這次會他可立下了大功,士匡便是他擒住的!”

潘平一邊說一邊指著身後佇列中的囚車,只見囚車上有個鐵籠,裡面坐著一個人,手腳都被綁的嚴嚴實實,披頭散髮,也看不清楚是誰?

呂岱便不再懷疑,下令道:“快開城門,讓潘將軍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