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獨自在帳中靜靜地思索近期發生的一些事,他思緒很亂,需要整理整理。

他越來越好奇這個青龍寶玉到底是做什麼的?

可惜諸葛亮臨終前並沒有來得及跟自己講清楚,但至少現在的資訊又多了一些,或許這寶玉一共有四塊。

而且這個寶玉目前已經有一個妙用已經被兩次驗證了,那就是每當姜維遇到絕境時,寶玉便會化為青龍拯救自己。

可諸葛亮原本傳了自己一本《太乙真經》,自己卻一直沒有修煉成功,姜維也陷入了自己不是修煉法術那塊料的自我懷疑。

“這也太奇怪了吧!丞相諸葛亮傳自己一身真氣,還把《太乙真經》和青龍寶玉傳給自己說明諸葛亮肯定是極看好自己的。”

“諸葛亮身前曾誇讚自己是麒麟之才,按道理自己應該是萬里無一的法術修煉奇才才對啊,為何時至今日卻門都摸不到?”姜維在心中暗自吐槽。

次日午間,梁緒便把士匡帶到了西隨城中。

見到士匡後,一番寒暄,姜維便開門見山地問道:

“本將軍聽聞,士老先生手上,有一塊東吳的國寶,故而才招來殺身之禍,不知此事是否當真?”

士匡聽姜維此言,頓時一驚,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姜維。

姜維見士匡很是震驚,想必他肯定沒想到這件事姜維會知道,於是對姜維說道:“此事說來話長,可否請將軍屏退左右?”

姜維原本不想讓梁緒迴避的,但梁緒卻主動地向姜維拱拱手,便退出了帳外。

士匡於是說道:“不瞞將軍,我的確有一塊東吳至寶,乃是玄武寶玉。”

“哦?這玄武寶玉你是如何得來的?又有何妙用,竟然可以令吳主冒著兩國交戰的風險,也要追回?”姜維好奇地問道。

士匡則回答道:

“這玄武寶玉乃是當年周瑜因機緣獲得的至寶,至於有何妙用我確實不知,但我曾多年在吳國為質,曾聽陸遜提起過,說此寶物可抵十萬大軍。”

“因吳國背信棄義,屠戮我士家全族,故而我千方百計,才奪得此物,就是先憑藉此物,奪回交州。”

“哦?那我猜你也只是知道此物可抵十萬兵,卻並不知道此物如何才可以抵十萬兵,所以才落得如今被人追殺的境地。”

“將軍所言極是!”士匡點了點頭。

“可否將玄武寶玉給本將軍一觀?”姜維隨即問道。

士匡卻說道:“將軍恕罪,非是在下信不過將軍,此物我並未隨身攜帶,而是被我藏在一個極機密之地,將軍若想要此物,也是可以的,但我也有個條件。”

姜維問道:“什麼條件?”

“請將軍兵發交州,助我奪回交州,任我為交趾太守,我便會將此寶物贈給將軍,以我士家在交州幾代積累的人脈,相信也可為大漢守住一塊穩定南疆。”

姜維想了想道:“我若出兵交州,勞師動眾,所耗極大,而且沒有陛下的旨意,貿然與東吳開戰,恐怕不妙!”

士匡則撫了撫長鬚說道:

“將軍放心,此次分明是東吳先進犯的南中,我軍出兵交州也是出師有名了,相信蜀主定然不會降罪。至於勞師遠征所耗錢糧,將軍大可放心,我士家多年積累的財富,足可以支用大軍的開銷。”

“哦,這麼說,你士家當年雖然被滅族,但家族財富並未悉數落入東吳之手了?”姜維有些好奇。

“正所謂狡兔三窟嘛,我士家在交州經營多年,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叫東吳得逞?”

姜維突然覺得自己先前小看了士匡這個老頭兒,沒想到這個老頭子看起來儒雅,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其實心裡鬼精鬼精的。

於是問道:“我如何才能信你可以支付軍資?”

士匡伸手從懷裡摸出了一個錦囊,再從錦囊中取出一顆珍珠,看起來竟然有龍眼般大小,被士匡託在手。